简析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特感受

更新时间:2024-04-05 点赞:6432 浏览:2127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文教学,以来没有套路可循,目前的学生作文,关键是缺乏感情投入。本论文围绕感受角度以感觉、感情、感触、感应方面抛砖引玉,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写作教学;独特感受;学生
1009-5071(2012)07-0269-02
文章是主观之感情与客观之材料的统一体。感受是作者的感官受到外界各种现象(如声音、色彩、气味、滋味、冷暖等)的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写作部分的要求提出了五点内容,其中第二点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要解决学生作文苍白无力、千人一面的不足,培养独特感受的能力十分重要。
1 培养学生灵敏的感觉
要训练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辨析各种刺激物的层次,随时作出灵敏的反应,以而摆脱粗疏、模糊的状态。经常作用于各感官的外界刺激物有那些呢?
视觉方面有:各种颜色,如红、黄、橙、绿、青、蓝、紫等;各种形状,如曲、直、方、圆、长、短、宽、窄、凹、凸等;各种方位,如前、后、左、右、上、下、里、外、东、西、南、北等。
听觉方面有: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和噪音;各种直话、曲话、正话、反话、明话、暗话、好话、坏话的言语等,尤其是那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嘴一张就带出个性,耳一听就想出形象”的言语。
嗅觉方面有:各种气味,如香、臭、腥、臊、呛、冲等。
味觉方面有:各种滋味,如酸、甜、苦、辣、咸、涩、腻等。
触觉方面有:各种感觉,如冷、热、软、硬、痛、痒、麻等。
当然,这样的分辨还是比较粗浅的、概括的,在实际写作中,要求学生对外界刺激物的层次,最好分辨得细致些、具体些。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
感情是感觉的进一步升华。由感觉转化为感情,是迈向感受的关键性一步。感情、感情,一定是先有感觉,而后才有感情。然而,如果有感无情或多感少情,则感受一定不深刻。多情,才能善感;善感,才能情深。一个感受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个感情丰富的人。
怎样丰富自己的感情呢?
首先要辨析感受。感受的层次,可以以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辨析。就客观方面而言,由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不同,引起的感受也不同,一个不论见到“红玫瑰”、“紫罗兰”和“白荷花”只会说“真美”的人,肯定感觉是不灵敏的人。各种颜色包含着一定的(但并非固定的)含义,它给予人的感受绝非一样。例如,红花美得热烈,紫花美得典雅,白花美得纯洁……。一张脸,由于颜色、轮廓的不同,给予人的感受也不同:黑脸——刚毅,白脸——文弱,红脸——走运,黄脸——不幸,青脸——火暴,赤铜脸——坚定,瓜子脸——俊秀,方正脸——严肃,圆圆脸——可爱,长马脸——古怪,倒三角脸——刁尖,等等。就主观方面而言,由于人的主观情绪的不断变化,即使客观的刺激物前后相同,激起的感受也绝不会一样。
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学生辨析感受层次的能力,就先得使学生的大脑成为一部反应灵敏的感受器:看见一种颜色,要能分辨出它使人热烈、敞亮,还是令人冷漠、忧伤;听到一组音响,要能分辨出它使人欢畅、振作,还是令人疯狂、颓唐;嗅到一种气味,要能分辨出它使人清醒、陶醉,还是令人烦躁、窒息;尝到一种滋味,要能分辨出它使人甜美、舒服,还是令人辛辣、难忍;触发一种感觉,要能分辨出它使人兴奋、幸福,还是令人麻木、沮丧,等等。
其次要触景生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嗅气生情、尝味生情的习惯,才能触发、延展和丰富学生的感情。例如,生活中的乐音和噪音,成天不知闲歇地振动着我们的耳鼓。当接触某种音响时,第一步要“辨析”,仔细鉴别它给予自己的感觉是阴沉还是明快,是激昂还是颓废。第二步要“见形”,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回顾生活中与此音响相似的经历,以而“闻声见形”,在脑子里浮现出这种音响的事物或景象。第三步要“生情”,通过想象,揣度这种声音在人类社会或自然界中的含义,以而达到“以声传情达意”的目的。“辨析——见形——生情”,不断地循环往复,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就能听出生活中每个细微声音的含义,并运用它去体现生活、抒发感情。例如,“哒、哒、哒”,辨析:激奋;见形:马队;生情:勇往直前。“知了——,知了——”,辨析:昏睡;见形:蝉噪;生情:重复、无创造性的劳动,等等。其它几种感官生情,思路与此大致相同。
3 培养学生独特的感触
由于感受侧重于体现自我的感情世界,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由此,每个人都可以借助于客观事物来体现人人皆无、唯我独有的感触。一个人的感触愈独特、愈深刻,文章的个性就愈鲜明。同样咏梅,在南宋爱国诗人眼里,它是个有骨气、不合污、内心愁苦、孤芳自赏的失败者的形象;而在同志看来,它却是个傲霜雪、战严寒、刚健俊美、坚毅不拔,对未来满怀乐观主义豪情的革命者的化身。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表明,丰富的感情必须与独特的感受统一起来。
感情的丰富性提供了驰骋现象的广阔空间,而感触的独特性则要求选准感情的喷发口。丰富的感情只有在自己感触最深的不足上喷发,才能显示个性。在这里,既不需要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的话,也只能是:愈是不象别人象自己,愈好。
4 培养学生相通的感应
修辞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通感”。心理学探讨发现,人的几种感觉能够互相转化、互相移借、互相沟通,在一个人的身上具有统一性。人的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就像不同的摄像镜头,它们把接收到的信息迅速输送给大脑,通过大脑处理的信息,便通过最恰当的渠道作出反应。在表达自我感受时,除了直说之外,还有另外四条渠道可供选择。比如,视觉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触觉来体现:“夜色凉如水”;听觉接收到的信息,可通过味觉或触觉来体现:“声音甜甜的”,“声音刺耳”。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描述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时,有一段通过多种感官表达疼痛感的精彩文字,这里不再列举。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力求表达对自然热爱,对这会关心,对人生挚诚,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