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逻辑设计逻辑设计法在继电制约线路中运用小结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22838 浏览:988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就是利用逻辑代数这一数学工具设计电气控制线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电器的线圈或触点的工作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符合逻辑关系,把这种具有两种相互对立状态的物理量称为逻辑变量。而在逻辑代数中,用“0”和“1”来表示这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为此规定: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元件的线圈通电时为“1”状态,失电时为“0”状态;按钮、行程开关等压下时为“1”状态,复位时为“0”状态;元件的触点闭合时为“1”状态,断开时为“0”状态。由于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符合逻辑规律,所以运用逻辑设计法设计其线路时,就是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和电器元件的动作状态,按照控制要求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函数式表达,然后化简逻辑表达式,画出相应的控制电路。
逻辑电路有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对应其设计方法也各不同。出具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电路,但在设计时要设置中间记忆元件,设计难度也较大。下面举例说明设计过程。

二、逻辑设计法的应用实例

以加热炉自动送料控制电路的设计为例介绍逻辑设计法的设计过程。

(一)工艺要求

炉门由电动机M1拖动,用接触器KM1和KM2控制开门和关门;推料机由电动机M2拖动,用接触器KM3和KM4控制前进和后退;程序转换由位置开关SQ1~SQ4发出转换主令信号:炉门在原位SQ1动作,炉门全开SQ2动作,推料机在原位SQ3动作,推料机前进到位SQ4动作。

(二)设计步骤

加热炉自动送料工作循环图如图1所示。

1.根据工作循环图作出各元件状态表

状态表是按顺序把各程序输入信号(检测元件)的状态,输出信号(中间元件和执行元件)所对应的状态用“0”“1”数值表示出来,画在一个表内。检测元件、中间元件和执行元件处于原始状态用“0”填入表中,处于受激状态(按钮、位置开关受压,继电器线圈有电)用“1”填入表中。在一个程序中,检测元件可能受激后又复原,即在同一程序有状态的变化,有两种状态,这时用—或—表示,填入表中。在输入信号中,要特别注意使程序发生转换的转换主令信号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618jyw.com
,需单独列出。根据加热炉工作循环图和各位置开关、执行元件在各程序的状态,作出其状态表如下。
表中第一程序QA是—,按钮按下时受激为1态,放开时为0态;SQ1在炉门开启运动中由受压变为释放,故为—;由于相同原因SQ2在第四程序,SQ3在第三程序也为—;SQ4在推料机前进到位时受激为1,退时SQ4释放,故SQ4在第三程序为—。

2.找出待相区分组

在某一程序中,由检测元件状态构成的二进制数称该程序的特征数(如程序1中的特征数为—010)。当两程序的特征数不同时(如程序2和程序3),称为“相区分的”程序组,其输出变量可直接由检测元件(或反映检测元件状态的中间元件)的状态列出逻辑函数式来表示。而有些程序具有相同输入信息而输出却不同(如程序2和程序4具有相同特征数0110,程序1和程序4具有相同特征数0010)称为“待相区分的”程序组。为保证控制系统能正常工作,就必须把“待相区分的”程序区分开,为此根据状态表找出待相区分组,并用特殊符号在状态表中标记(如表中用符号△标注程序2和程序4,用符号*标注程序1和程序4)。

3.设置中间记忆元件——用中间继电器区分待相区分组

用一个中间继电器作为区分因子加入后,相当于程序特征数增加了一位,当中间继电器在待相区分的程序状态不同时,就可以区分两个待相区分的程序了。要求增设的中间继电器转换(开启和关闭)应尽可能多地区分待相区分组,使增设的中间继电器数量最少。对于表中为区分待相程序组A,可设中间继电器KA的状态在程序2和程序4不同,所以取在程序1、2时KA=1,在程序3、4时KA=0,而当KA按上述取值时,在程序1和4的状态也不同,故KA也可区分待相区分组B,因此只需一个中间继电器就可把各程序区分了。若把KA的状态放在特征数的末位,则程序1、

2、3、4的特征数分别为—0101、01—01、010—0、0—100。

4.写出中间记忆元件和输出元件的逻辑表达式

对于一些控制电路,有时开启或关断的主令信号不止一个,还需其他条件具备时才能开启或关断,这些其他条件称为开启或关断约束信号,用X开约或
X关约表示。这样,输出元件的一般逻辑函数表达式为:
关断从优:fKA=(X关主+X关约)·(X开主·
X开约+KA)
或起动从优:fKA=X开主·X开约+(X关主+
X关约)·KA
fKA表示继电器KA的逻辑函数,KA表示自保信号(自锁触点)
各程序的执行元件和中间继电器的通、断情况如表所示。输出元件在某程序开启通电,开启所对应的横线称开启边界线,该输出元件在某程序失电关断,关断所对应的横线称关断边界线。如推料机进接触器KM3的开启边界线是行程开关SQ2状态由0→1,其关断边界线是SQ4状态由0→1。在开、关边界线以内是该元件受激状态,状态表中填入“1”,而开、关边界线以外都是“0”状态。所以由逻辑变量“与”和“或”关系组成的逻辑输出函数就是要保证在开关边界线内为1,边界线外为0,这是选择逻辑变量组成逻辑函数的依据。
用开启边界线的转换主令信号作X开主。
若转换主令信号由0变为1,则X开主取原变量形式;若转换主令信号由1变0,则X开主取其反变量形式。
用关断边界线的转换主令信号作
X关主。若转换主令信号由1变为0,则X关主取其原变量形式;若转换主令信号由0变为1,则X关主取其反变量形式。
X开约、X关约的状态应综合考虑X开主、X关主的状态、电路的联锁和可能产生的开启和关断误动作。X开约原则上应取在开启线近旁的“1”状态,而在开关边界线外尽量为“0”状态的逻辑变量。X关约应取在关断边界线近旁为“0”状态,而在开关边界线内为“1”状态的逻辑变量。
若X开主·X开约在开关边界线内始终为“1”, 则不需要自锁环节;若不能一直保持“1”状态,则要加自锁环节。
按照上述要求,4个执行元件(KM

1、KM

2、KM3、KM4)的逻辑函数式如下:

程序1:炉门开启 炉门开启的执行元件为接触器KM1,其开启的转换主令信号为起动按钮QA,所以QA作为X开主,其状态由0到1,取原变量;用SQ1作X开约,因为炉门在原位时SQ1受激为1态,确保了炉门只有在原位时才能使炉门开启程序工作,且SQ1在QA转换近旁其值为1;又因为QA和SQ1为瞬动信号,在开关边界线内不能一直为1,所以应加自锁环节;当SQ2受激,其状态由0变为1,KM1失电,所以用SQ2作X关主,取其反变量形式SQ2。因此,KM1的逻辑函数式为:
KM1=(QA·SQ1+KM1)·SQ2
中间继电器KA的逻辑函数式可采用fKA=X开+X关·KA的形式,在输入、输出信号中找出相应的X开和X关来。可取KM1作KA的开启信号X开,使KA在程序1得电,因KM1在程序2失电,所以要用自锁环节;而KA要在程序3关断,可采用KM3作关断信号X关。所以
KA=KM1+KA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KM3
程序2:推料机进程序
炉门全开,SQ2受激,其状态从0变为1,KM1失电,转入到程序2(推料机进),取原变量,作为X开主;同时推料机在原位,SQ3受激,状态为1,又KA=1,使KM3得电,可确保程序2的进行,用SQ3·KA作X开约;由于SQ2在整个程序2的工作过程中一直受激,所以可省略自锁环节;而KA=1,可区分程序4,所以SQ3可省略;当SQ4受激时,其状态由0变为1,使KM3失电,程序转换,所以用SQ4作X关主,取其原变量形式SQ4。因此,KM3的逻辑函数式为:
KM3=SQ2·KA·SQ4
同理,其他执行元件的逻辑函数式也可依次写出。
程序3:推料机推程序
KM4=(SQ4+KM4)·SQ3
程序4:炉门关程序
KM2=SQ3·SQ1·KA
式中KA用于程序4与程序1区分开。

5.根据逻辑函数式画出电路图

根据以上逻辑函数式画出的电路图如图2(a)所示。

6.完善并校验设计的电路

进一步完善电路,加上必要联锁与保护等辅助措施,校验电路在各种状态下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最后得到完整电路,如图2(b)所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