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法运用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革新能力尝试

更新时间:2024-03-28 点赞:22476 浏览:9744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响应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笔者提出合作教学法的教学实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以及鼓励学生用脑去想,用心参与,增强主体意识,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介绍在课堂上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学生;创新能力
1003-2851(2013)-06-024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出台,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更加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新趋势也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创新的重点。
先贤孔子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是一门讲究思维严密、推理有据的学科,繁多的公式、量度和相对艰涩的理论、计算知识,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合作教学法简介

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富有创意的一种教学理论,合作教学理论的兴起仅有三十多年,因其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合作思考和创新能力、进而显著改善学生学习成绩,而成为教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并被国内外教育广泛采用。
顾名思义,合作教学的内涵是指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学习目标,合作教学以团队或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强调组织成员间通过互助、合作、竞争,来完成学习目标,是一种目标导向的多维复合活动。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中《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并宣判代表上台,展示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原理进行的学习活动、展示用实物三角形进行的剪拼,并解释剪法、拼法及其揭示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也对别人的观点加以评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有助于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合作教学法的设计和使用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也是教师展示智慧的舞台。合作教学法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机制和学习情境,它将竞争、合作与学生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

(一)合作教学法的教法设计

根据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合作教学的主要环节为:分组—培训—设计—调控—评价。
1.分组
进行分组时,因注意小组应根据性别、学习成绩、能力特长等方面的不同,而进行平均分配,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应该相当,成为班级的样本缩影。
2.培训
培训学生在合作性情境下,建立“利己利人”的学习思路,与小组成员建立“沉浮与共”的关系。
3.设计
这是进行合作教学法的核心环节,即进行教学方法与步骤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环境,引导他们融入情境。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典型性、针对性和量力性,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复习》教学时,针对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平移等问题经常弄混淆的情况,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对比、、、这四个函数的对称轴、坐标顶点、平移规律,小组之间相互提问并计分。
4.调控
在合作教学法的开展过程中,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设计的反映并据此积极调整和控制教学节奏。
5.评价
合作教学法的评价是以小组成绩为依据的,通过这种评价方法的牵引,有利于走出应试教育下偏重于竞争而忽略合作的怪圈,既尊重个体差异,又强调团体互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二)合作教学法的使用教例

初中数学的特点是以基础的数学定律和方法为主,实现学生的数学启蒙,并获得一定的抽象思考和解析能力。初中数学的体型大致有:概念型、例题型、复习型三种,笔者使用合作教学法进行过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等的教学,都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现以一堂复习课—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因式分解》的复习,来浅谈合作教学法的使用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给出提纲,创设情境

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建立在教师的引导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提纲的给出非常重要,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给出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明确学习目标。
笔者针对因式分解的复习,提出以下提纲:
(1)因式分解的定义
(2)因式分解的方法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4)按多项式的项数分类,讨论每一类多项式所能使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在复习课进行之前,就下发复习提纲,并将班级同学分为5个小组,要求同学们按照教师的分组,进行讨论与学习。

2.分组学习,积极参与

教师下发学习提纲后,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分组学习和讨论。在复习课堂上,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抢答,并根据抢答的质量来评分。建立了团队意识的学生们,为了给小组争光,会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寻找答案。
在笔者所提供的大纲中,问题(1)、(2)、(3)可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问题(4)需要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是专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设置的。
在实际教学中,第2小组的回答十分不错。他们的组员通过对知识的建构和解析,将归纳的思路给同学们讲解的很清楚,并将第(4)的答案总结如下表1:
表1 第2小组总结的因式分解方法
第二小组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和肯定,也获得了第(4)题的加分。
3.合作交流,竞争参与在分组学习完成后,进行习题强化,巩固和复习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笔者设计了5组因式分解的题目,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留有可加分附加题的时间裕度。
各个学习小组通过组内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完成习题,并与其它小组之间展开竞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4.拓展运用,创造参与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笔者还设计了让学生针对课堂上经常讲解的内容或学习中容易犯错的内容,进行自己出题,为了鼓励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指定体型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618jyw.com
的任务后,可以选做其它小组出的题目,选作正确者可以加分,这样就给了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继续发挥的机会。
例如,第5小组针对日常作业中经常出现的最大公约数忘提取的问题,设计了题目,小组代表在进行解说时,尤其强调了应该将最大公约数6也提取出来,才算将公因式提取到最简。通过第5小组的分析和讲解,其它同学对这一知识点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为以后少犯错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知识回顾和归纳效果。
通过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5.“反思归纳,提高参与

在完成了上述几项合作学习项目后,为了检验课堂复习效果,笔者又进行了达标测评,检验学生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分组合作、自主出题、测试反馈等环节,紧扣合作教学法的分组、培训、设计、调控、评价五个关键内容,在整个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节奏松缓适度,活而不乱,5个小组的平均分都达到了80分,成绩最好的小组接近满分。此后达标测评的结果显示,合作教学法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合作教学法不仅是帮助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激发他们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醉心于课堂方法的探索,便会发现课堂回馈的另一种美景。
参考文献
周胜辉.浅议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肖湖女.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0).
[3]周歧山.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S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