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音义兼词“焉”音义考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25746 浏览:1186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兼词,“焉”兼有介词“於(非‘于’)”的声母和代词“鲜”的韵调,意思相当于“于是”或“于此”。
兼词音义於鲜研究作为兼词,“焉”兼有哪两个字的音和义呢?
我们先看一些字典辞书有关“焉”作兼词的部分解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为“兼有介词‘于’加代词‘此’的语能,相当于‘於是’、‘於此’”;《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兼有介词加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介词‘於’加代词‘此’或‘是’”;《辞源》的解释为“犹言‘於此’”;《辞海》的解释为“犹言‘于此’”;《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这里的“相当”、“相当于”和“犹言”等词语,就清楚地表明了这“焉”字并非“於是”、“於此”、“于此”或“于是”的兼词。我们知道,兼词是兼有两个字的音义的单音节词,它兼有两个字的音,是指兼有前一字的声母和后一字的韵调,显然,它与前一字为双声关系,与后一字为叠韵和同调关系。它兼有两个字的义,并非兼有这两个字的所有意义,而是只兼有每个字的一个意义。上述字典辞书的解释告诉我们,这兼词“焉”兼有的一定是一个介词和一个代词,这介词的声母和“焉”的声母相同,这代词的韵调与“焉”的韵调相同。
从语音上看,由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等资料可知,“焉”上古为影母元部,中古为影母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於”上古为影母鱼部,中古为影母鱼部开口三等平声遇摄;“是”上古为禅母支部,中古为禅母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此”上古为清母支部,中古为清母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于”上古为匣母鱼部,中古为云母虞部合口三等平声遇摄。可见,“焉”和“於”的古声母相同——上古和中古都为影母;“焉”和“于”的则不同——“于’上古为匣母,中古为云母。“焉”与“是”和“此”的韵调不同——“焉”上古为元部,中古为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是”和“此”上古则为支部,中古则为纸部开口三等上声止摄。很明显,“焉”兼有“於”的声母,但没兼有“是”和“此”的韵调,故不是“於是”、“於此”的兼词;“焉”既没兼有“于”的声母,也没兼有“是”和“此”的韵调,更不是“于是”、“于此”的兼词。前面说过,“於”和“焉”上古和中古的声母相同——都为影母,且“於”主要作介词,虽然“于”也作介词,但它的声母上古为匣母,中古为云母,与“焉”的影母不同,因而在“焉”兼有音义的两个字中,第一字理所当然地应为“於”而不是“于”。
由于在现代汉语中,“於”作介词时与“于”读音相同,意义和作用也基本相同,又因为“於”笔画多,故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于”成了正体字,“於”则成了异体字。在1955年12月22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公布后,为规范用字,“於”原则上不再使用,但我们就不能以此为由,认为在兼词“焉”兼有音义的两个字中,第一字是“于”。其实,“於”和“于”的音不仅古代不同,就是在现代普通话中也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於”除与“于”相同的“yú”音外,还有作姓氏时的“yū”音和表示感叹时的“wū”音,“于”却只有一个“yú”音。按《现代汉语词典》异体字是“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的定义,《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於”定为“于”的异体字恐怕还有思考的余地。另一方面,兼词的音和义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它兼有的两个字的音义一定是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和地域的音和义。因古今语音的巨大变化,我们今天在研究产生于古代的兼词“焉”的语音时,自然要用古音,如果用今音,就会因“焉”和“于”的声母相同而误认为“焉”兼有音义的第一字就是“于”。
在搞清了“焉”兼有的第一字为“於”后,再来看它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兼有的第二字。由上可知,这第二字为近指代词,它的韵调应与“焉”的韵调相同——上古为元部,中古为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对这个字的探讨,刘诚、王大年编著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的《语法学》(第1版)很有见地,认为这第二字应为“鲜”。为什么呢?由郭锡良的《汉字古音手册》和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等书可知,“鲜”上古为心母元部,中古为心母仙部开口三等平声山摄,与“焉”的古韵母相同——上古都为元部,中古都为仙部开口三等山摄;它与“焉”的古声调也相同——中古都为平声,至于它们的上古声调如何,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整个上古声调仍在研究之中,至今还无公论,但我们仍能根据“焉”在上古文献中多次兼有“於鲜”音义的情况来断定它们的上古声调无论如何也一定相同。不用说,“焉”兼有“鲜”的韵调。从意义上看,这“鲜”为近指代词“此”或“是”的意思。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给“鲜”定声时说:“鲜之声又转为斯。”清·阮元给《诗·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中的“鲜民”作注说:“古鲜声近斯,遂相通假。‘鲜民’读为‘斯民’。”可见,古代的“鲜”和“斯”近音相通,“鲜”为“斯”的通假字,故这“鲜”有“斯”的词性和意义。关于“斯”,《现代汉语词典》的第①个解释就是“指示代词,这,此,这个,这里。”其实,杨树达在《词诠》中早就有过简洁而又明确的解释,曰:“鲜,此也。”故兼词“焉”兼有音义的第二字应为“鲜”。
兼词“焉”兼有的“於鲜”二字的意义,虽然不会超出介词和代词的意义范围,但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又会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2)“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这两例中的“焉”都是“於鲜”的兼词。例1中的“兴焉”即“兴於鲜”,意思相当于“兴于此”,即“在这里兴起”,“於”为介词,表处所,译为“在”,“鲜”为近指代词,代“积土成山”之处,译为“这里”。例2中的“大焉”即“大於鲜”,意思相当于“大于此”,即“比这大”,“於”为介词,表比较,译为“比”,“鲜”为代词,代“过而能改”这件事,译为“这”。
总之,作兼词时,“焉”兼有介词“於”的声母和代词“鲜”的韵调,其意义与“于是”或“于此”相当。现在,我们回答学生“‘焉’为什么不是‘于是’的兼词”等问题就不难了。
参考文献: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刘诚,王大年.语法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