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培养学生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思维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29955 浏览:1348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括。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多种感官参加,互相配合,提高感知效果,再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对表象的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为一定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从而完成由感知操作到抽象概括这一数学教学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 数学教学;动手操作;思维能力

一、在操作中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较抽象的概念、公式、性质等,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或让学生自备学具,千方百计的启发、诱导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兴趣的动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培莽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概念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纸片,一个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一条绳子,运用这些学具,让学生动手先把圆形纸片对折,同时观察折痕,两份大小怎样,是怎样分的,用同样的方法折长方形、正方形和绳子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彩笔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学具上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2、3/4、5/8 等,这时学生觉得学的很有兴趣,通过他们的手就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分数,借此进一步引导理解单位“1”的意义,我们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及绳子等,通过“平均分”可以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我们把班级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知识的更强烈,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理解了单位“1”的意义。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学生在操作中大胆积极思维,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明确了“分数的意义”。
通过这一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态度,他们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效果就越好,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在操作中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是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通过视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过程即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输人大脑,促进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和方法,因此在操作中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例如,在讲“长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或其他学具,启发学生按顺序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引导学生说出表面积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盒,用彩笔描出他们的长、宽、高,让学生用文字叙述纸盒三个对面的面积分别怎样求,表面积怎样求,有几种解法,在操作中观察、分析,从而得出求表面积的算式及多种解法,在多种解法中再次观察,找出最简单的求表面积的算式即(长×宽+宽× 高+长×高)×2=长方体表面积。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就可以建立起深刻、清晰的表象,使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察中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在操作中调动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这种联系使思维活动在操作中得到发展,培养了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首先组织学生操作,第一次操作,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第二次操作,把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观察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然后再次提出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又怎样求呢?看演示过程,学生很快回答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底与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相等,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2。这样,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归纳、推理,思维活动一步一步深人,使操作与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四、在操作中议论、讲评、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知识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而内化,操作过程归根到底要上升为抽象的内化过程,它必须借助于描述操作过程的语言和概括结论的语言,并使两者结合、循序上升,完成抽象概括这一过程。
例如,在讲“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在学生己有的感性认识长、宽、高的作用及用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求体积的方法后,进一步引导、探索、引伸、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公式。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活动,在小组中用24个l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议论他们的形状与体积的关系,归纳自己的结论,得出虽然摆出的方体形状不同,但体积相等,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观察,讲评形状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底面积和高不同所至,这是表面现象,其实底面积和高的乘积是相同的,这样,为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体积公式奠定了基础,教材上的现成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通过学习中的议论、辨析抽象概括出来了。这样,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使学生从理性上掌握了求体积的公式,同时在议论、辩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综上所述,在操作中激发兴趣,正确启发、引导学生,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基础上,议、辩结合,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性质、公式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就能更加深刻,运用更加灵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