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习浅议初中语文预习办法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25874 浏览:1186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通过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的积极引导,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预习;方法
1003-2851(2013)-09-0282-01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预习是学习语文的良好开端。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阅读感知、思考和赏析,可以提高听课效率,更好地做课堂笔记,巩固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

一、搜集背景资料

古代大儒家孟子曾说过:知人论世。即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就必须理解作者本人、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所处的文化等背景资料。学生通过了解作者资料和作品写作背景,在这一熟悉领会过程中,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背景资料通过借助书籍、互联网等途径获取。上课时,可以邀请学生参与介绍作者及背景,教师可视学生准备资料完整性,给予适当的补充。以朱自清先生的《春》第一课时为例,要搜集作家、作品的背景材料,搜集有关描写春的名诗名句、名家名篇,了解春的季候特点等等,在内容检测上基本是贯穿整个课堂。课上一分钟,课下一天功,这些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速度和效果。

二、查阅难解字词

解决文中生字词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大量生字词充斥的文章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学生要结合课文的注释和一些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还要留意一下那些不能如常解释的词语,看是否有特殊用法。课前学生在通读全文时,除了课文中已有的注解外,教师应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重点画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读音的字,然后查工具书解决,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自我理解,实在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质疑,由老师帮助解决。课前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认识生字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学习兴趣。

三、阅读体验课文

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体裁,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要素,掌握好它们就能在阅读时选准角度。例如,小说的阅读应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其中人物又是主要要素;议论文阅读则要把握好论点、论据和论证;说明文又不同,要注意其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要引导他们注意把握课文内容和形式,要求学生确定对课文的整体观念。通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会初步形成情感体验,并试着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加以表达。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重视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这是因为初中语文课本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同一单元的课文虽各具特色,但又有共同的知识规律。可以从中把握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明确单元要点。其中课文提示、课文注释和课后“研讨与练习”也不容忽视,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赏析。

四、勾画关键词句

勾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勾画出来。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勾画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体勾画的重点是不同的。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着重勾画一些提纲挈领的语句,特别是能够概括文段中心的句子,同时把握文章中的六要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其次是把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字词找出来,加上着重号。再次是勾画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语句,并进行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618jyw.com
简单的思考。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就是一个有效积累的好机会,主动去摘抄课文中的佳句,既可以深化课文内容的认识,也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或范例。摘抄初期可以要求学生先摘抄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句,议论、抒情句,使用了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语句,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等。每一篇文章都在昭示作者的一种生命体验。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情感内容,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使语文潜移默化地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有一些语言,往往会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发,心灵的震撼。多读、多体会、多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人生、感悟情理,提升自我生活质量与修养。

五、标出疑难点

标出疑难在前几步的预习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质疑或不理解的问题,例如文中一些晦涩的表达,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认知可能很难准确把握其中的内涵,这时将这些问题标出,当学生对这些问题通过课前预习有所了解时,说明学生的预习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当学生带着疑问走入课堂,再经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分析。这些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如果课前没有这种以“设疑”导入的过程,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课前预习就只会停留在课文表面而无法深入课文的中心去,无法挖掘文章的内涵,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主要从语言、文章主题、综合性的问题及教学建议几个方面去思考,学生发现的问题越多,学习气氛就越浓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如果课文难度大,学生质疑少,情况就会相反。

六、加强课外阅读

注重拓展训练语文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学习可能尚不足达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拓展训练,例如,增加课外阅读,特别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资料,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知识间的前后连接,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了障碍。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预习检查。
实践证明,通过严要求、重辅导、勤检查,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才会逐渐养成,预习质量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