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成为一种让欣赏成为一种习惯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4-01-04 点赞:6830 浏览:219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构建者,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美术欣赏问题课堂教学一、背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虽然许多美术教师都认识到了欣赏课的重要性,也试图做到最好,但是课堂的有效性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面对欣赏对象望而却步,教师对欣赏课也是束手无策,形成两难的尴尬境地。结合实际教学,欣赏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欣赏课中的问题

1.“张冠李戴”,欣赏教学模式老化

在很多公开课中,常见到老师在欣赏课中用到“师问——生答——师总结”的模式。这如同一个传球的游戏,不同的是这个球传到学生手里的时候能不能发生有效而积极的变化,再到教师手里的时候是否可以得到质的升华。往往事与愿违,教师除了不停地重复学生的答案之外,也在以长篇大论的言语代替学生的自身感受。欣赏过程中学生扮演的就是一个纯粹的“接球者”,教师缺乏构建主动欣赏模式的意识,无法引导学生对作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评论。

2.见物不见人

很多老师对作品的欣赏都只停留在画面的可见部分,却没有充分挖掘作品深处的内涵和真谛。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意识物化了的精神产品,作品中表现的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等,都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情感气质、宗教信仰和历史际遇等有着直接的联系。

3.只赏不画与只画不赏

小学美术欣赏注重内容的广度,让学生对各种艺术门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是美术教育的基础。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的方式有随堂欣赏、专题欣赏和现场欣赏。在专题欣赏课上,高年级的学生通常都有点“眼高手低”的心理特点,在欣赏多了以后反而想自己也来尝试一番,而教师却只赏不画(做),下面蠢蠢欲动,场面难以控制。而在绘画、工艺课的随堂欣赏部分,教师却言简意赅绝口不提“欣赏”二字,殊不知欣赏正贯穿于整堂课。

4.向标准答案靠拢

在很多课中,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中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观点,通过不断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这无疑是给作品贴上了标签,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在面对诸如抽象作品、意象作品等作品时,往往束手无策,没有了标准答案,用什么方法来构建通向这些作品的桥梁呢?是美术史为这些风格流派所下的概念定义,还是课本上简单笼统的描述?不仅让教学迷失在这样两难的局面,还使学生随欣赏而来的鲜活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也由于得不到支持而逐渐冷落,甚至销声匿迹。

三、美术欣赏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教学模式多元化

李力加教授说:美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学生这种跟进式模仿行为,引导学生有表现的必然性向着个别化的探索发展。基于这样的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还要探索并建立有序的、明确的欣赏步骤,朝多元化教学模式发展。
(1)描述
教师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体验作品,鼓励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最初感受,如题材内容、画种等。
(2)分析
对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进一步深入的欣赏作品。教师应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提供图片和文字资料,对美术元素方面的问题提出质疑。如欣赏《古人的梦想》,通过画面中都运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搭配在一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些飞天的造型是什么样的?给你怎么样的感受?你能模仿一下他们的动作吗?他又是怎样飞的?等问题。由学生自己感受归纳出:色彩典雅、庄重、有些对比强烈,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通过衣裙的飘动来衬托飞天的飞等。
(3)解释
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体验,让学生进行综合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在《古人梦想》一课中:古人为什么要创作这些壁画?他们在创作这些壁画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作者创作这些壁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4)评价
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通过欣赏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www.618jyw.com
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触”等。只有通过这样详细的步骤,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有效的欣赏效果。

2.注重美术学科的文化性

首都师范大学博导尹少淳教授说:美术课程关注文化,其实并不是现在的事情,因为美术课程始终就没有脱离文化,也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美术是文化最形象和最直观的表现,美术作品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表现之一。
一位老师在《故宫藏画》这一课中,他是这样做的:
环节一:教师分段展示作品,通过听乐、观舞、小憩、调笑等片段,与学生共同分析画里画外人物的命运。
环节二:充分挖掘作品的意蕴
学生:韩熙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教师:原来颇有政治抱负的人!
学生:他为什么夜夜笙歌?
教师:无奈英雄老去!
学生:画家顾闳中怎么完成这幅画的?
教师:复杂的南唐政局!
教师讲述: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悲剧!
学生背诵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教师总结:这样的王朝怎么能不灭亡!而我们鉴赏者,只有把这样一幅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画面里面的深刻内涵。美术作品形象直观的特点,记录历史当中人物,反映当时社会的政局,与文化背景的有机融合,可见美术与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

3.通过不断反思来补充学习

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仅局限于专题美术欣赏课,还出现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的课型中,还穿梭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欣赏的题材内容也包罗万象,要做好每一课就必须有丰厚的艺术知识做基础。美术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针对个人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学习。在教学方面,要深入学习美学,改变自己思考艺术的方式。在课堂上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立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不断向他们提出足以让他们阐明观点的问题。
美术教师不是重在教给学生多少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重在让他养成边走边赏的习惯,使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伊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为和.小学美术新课程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刘世彬,蔡琳华.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立加.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