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例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激趣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11712 浏览:4744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结合教学案例,总结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激发兴趣;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学习方式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具体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618jyw.com
精神……”在这样的倡导下,每位教师都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名副其实地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实验激趣

说到实验操作,许多人往往以为此项活动只会出现在理科的课堂上,其实不然。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科普性的文言文,对于这样一些课文,学生在阅读上有时会感到文义有障碍,内容较抽象,那我们不妨让学生先避开阅读与理解,而是做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如,我在讲授《活板》一课时,首先列举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就地取材,让学生用钢笔在一块橡皮上反写自己的名字,然后用力在一张纸上一按,在学生感到好奇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讲解有关雕版印刷的知识,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刻”自己父亲的姓名,又想让现有的橡皮少浪费一些,你应该怎么做?大部分学生很快想到将“刻”自己姓的那部分橡皮切割下来,然后再利用剩余的橡皮写上父亲的名字,在完成这一过程以后,及时向学生讲解这种“化整为零、下次再用重新排版即可”就是活版印刷较之雕版印刷的优越性。通过这样的一个操作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与《课标》所提倡的“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暗合,何乐而不为?

二、以情感激趣

《课标》与原有的教学大纲比较,一个显著的特色便是:数次强调“感受”和“体验”,而教学大纲仅在“阅读”项目第5条款出现了“感受”一词。就此,笔者认为,《课标》在强化感受和体验的同时,也拓宽了感受和体验的范围,而在这越来越宽的范围中,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确是饱含深情,甚至是催人泪下的,它需要,也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可是由于时代的久远,我们的学生在解读课文时往往会感到一种“谁解其中味”的困惑,“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因情感而困惑,我们何不用情感来激趣呢?如,我在讲授散文名篇《背影》时,就曾动情地讲了自己在读小学时的一个事例:因与父亲赌气,没吃早饭就上学去了,父亲冒着大雪将早饭送到了学校,我用充满深情的语言描述了当时的情况:“父亲的耳朵有点背,无法听到下课的钟声,但他不愿意因为寒冷和自身的缺陷而靠近教室,他不希望打搅儿子听课,他只能远远地站着,直到下课他看见有人从教室里出来,才缓过神来,从怀中掏出留有他体温的米饼,迅速塞到我手里,我于无言中目送他在茫茫大雪中匆匆离去……”我仿佛回到了过去,学生也在我缓慢低沉的叙述中陷入了沉思,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讲出发生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亲情故事。这样,一方面激发了情趣,营造了氛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情,走近了作品。

三、以表演激趣

现行语文教材除了少量插图之外,其余都是以文字作为载体向学生传输信息的,由于传输信息的方式是单一的,那我们在教学的方式上就不能没有变化:因为千篇一律地“咬文嚼字”,难免会出现“味同嚼蜡”的结果。对于一些情节较强的叙事类作品,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本剧的形式再现于课堂,换一种传输信息的方式,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变色龙》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紧扣一个“变”字,围绕着主人公的六次判定,尽快熟悉课文内容,然后共同讨论课本剧的创作,最后选出长于表演的学生表演该剧本,在剧本的创作及表演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场面。如,有人建议将该剧本写成上下两部:上部题为《赫留金不慎被狗咬》,下部题为《赫留金再次遭“狗”咬》;也有人建议从狗的角度来写该剧本,仅题目就有《我的幸与不幸》《我的困惑》《我的悲哀和人类的悲哀》《不仅是“我”眼看人低》等多种。在表演过程中,有人建议在演到表现主人公心理变化时,播放音乐《十面埋伏》……种种情况表明,通过此项活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已经上升到理性,非但如此,通过此项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我们的活动,可以说将《课标》所涉及的能力都囊括其中了,又有何遗憾乎?

四、以质疑激趣

质疑解疑是启迪思维、深化审美的重要方法,如果教者在课堂上能够及时提出一些既能拓宽思维又能培养能力的问题,那么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终有所解时,定会在心智上产生一定的审美愉悦,长此以往学生在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必不甘心总陷于“被动质疑”的局面,他们也会“主动质疑”,师生双方在共同质疑解疑的过程中,首先是精神上感到愉悦,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如,我在讲《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就首先让学生用一偏正短语即“( )的手”来概括说明孔乙己的手。学生在初读全文后总结出下列答案:窃书的手、抄书的手、“排”钱的手、经常端酒杯的手、教“我”写“茴”字的手、会“罩”碟子的手、偷丁举人家东西的手、会“走”路的手等。再根据修饰手的这些定语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过程中较系统地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也曾有过被学生“发难”的事例:我在讲授《石壕吏》时,就有学生问:“官吏为何不抓杜甫?”我当时楞住了,因为我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在充分肯定他的基础上很直率地告诉他,老师没有准备这方面的材料,希望大家能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师生通过课堂讨论、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终于明白主要是因为杜甫的身份:他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平民,但他享有不纳税、不服兵役的特权。在“解疑质疑”的过程中,我常常要为我的设疑苦心斟酌,也曾为防止学生的“发难”作了最精心的准备,但无论我准备得怎样精心,我的学生还是让我“防不胜防”,我很累也很充实,心中没有难过却只有“窃喜”:因为学生主动意识的逐步加强,不正说明语文自身的魅力和学生对它的兴趣吗?其实《课标》中“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言外之意也正是希望我们要善于质疑解疑:因为对教师来说,善于向学生质疑,本身就是对学生一种很好的启发,而师生之间如果没有疑问,何来“讨论”?这与古人提倡的“学则须疑”的道理是不谋而合的。
诚然,教无定法,但无论怎样教,我们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反之学生在课堂上的漠然和老师的“独角戏”,才是教者真正的悲哀!喜逢《课标》,不亦幸运乎?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临海农场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