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党委书记党委书记角色行为分析流程

更新时间:2024-03-06 点赞:14076 浏览:585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05-08
作者简介:罗云,兰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孙志强,内蒙古工业大学助教,教育学硕士。(兰州/73000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大学党委书记能力素质现状研究——以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例(课题批准号DIA110257)”和兰州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大学党委书记素质要求及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LZUJBWZY090)”成果之一。
摘要:文章通过对34所“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活动行为新闻报道的搜集、分类、和统计,详细描述了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指出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存在四个方面的缺失:随意性较大,参与的行政工作较多,参与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活动较少,“走出去”的活动较少。在分析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点规范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建议:一是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行为;二是加强大学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大学党委书记的高等教育科学素质和领导教育思想的能力;三是完善党委书记的工作机制,用机制约束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四是提高大学党委书记的社会公关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大学党委书记;社会角色;行为分析
党委书记是大学的政治“核心”,是大学的主要领导人。研究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情况,而且也便于我们了解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的职能、职责和素质。
本文以34所首批进入“985工程”大学的党委书记为研究样本,通过对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这3年期间标题中含有“党委书记某某某”、“某某某书记”、“某书记”字眼的新闻进行搜集、分类、统计,详细描述了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分析了党委书记角色行为存在的缺失及成因,并对如何规范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本研究资料全部来源于大学党委书记所属大学网站的新闻版块。各大学网站新闻版块的设置不同,有些称“学校新闻”、“学校要闻”,有些称“某大新闻”。个别学校由于网站新闻版块设置比较特殊,如上海交通大学,对该校党委书记新闻的统计主要源自“领导活动”和“领导讲话”两个版块。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角色行为不是指个人而是指大学党委书记这个社会群体的行为。

一、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统计分析

在马克思·韦伯看来,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纵横交错、复杂多变的人类活动,即使只是孤立的考察其中一个行为,也是不能穷尽的。所以,为了简化和纯化现实,也为了把握不同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及其文化意义,他提出了一种假设性的分析方法,即“理想类型”。“理想类型”的分析方法旨在为经验事实构造一种纯粹的形态,以此对现实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它是指“通过侧重突出一个或数个方面,并将从属于这些方面的大量混乱、孤立、分布极不均匀的个别现象综合为统一的想象图像而取得的形态;这种纯概念性的图像不存在于任何经验的现实中,只是一种乌托邦。”
根据这种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委和党委书记职责的规定,我们把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概括为四种“理想类型”,即党建和思想政治活动、行政管理活动、学术活动和社会公关活动。各类活动又包括许多具体活动。表1便是我们对34所“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活动的分类和统计。

(一)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从表1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量”的差异显著。据统计,有关大学党委书记活动的新闻报道平均为52条,最多者可达到146条,而最少者则仅为13条。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大学的党委书记活动频繁,而有些则很少“抛头露面”。第二,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内容呈现出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明显的个人倾向性。有些党委书记从事社会活动较多,有些则参与行政管理工作较多,也有一些从事政治活动较多。如A1的党委书记从事社会活动57次,占总数的47%;Q的党委书记参与行政管理工作44次,占总数的50%;B的党委书记参与政治活动的次数占总数的56%。大学党委书记活动内容的个体倾向性差异还体现在更为具体的活动中。如在参与行政管理工作较多的大学党委书记中,有的参与教学管理较多,有的参与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较多,有的则参与后勤与基建工作较多。同样,在参与政治活动较多的大学党委书记中,有的参与思想政治工作较多,有的则参与干部与人才工作较多。

(二)大学党委书记参与政治活动较多,比较重视思想政治、德育、干部和人才工作

据调查,34所“985工程”大学的党委书记共参与政治活动708次,占总数的40.9%。在政治活动中,参与思想政治与党建工作291次,占政治活动的42%;参与德育工作168次,占政治活动的22%;参与干部与人才工作196次,占政治活动的28%;参与纪检、党员发展、统战等工作53次,占政治活动的8%。可见,我国大学党委书记普遍重视政治工作,而在政治工作中又特别重视思想政治、德育、干部和人才工作。

(三)大学党委书记参与了不少行政管理工作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34所“985工程”大学的党委书记在2008年至2010年间共参与行政管理活动431次,占总数的24.9%。有个别大学的党委书记参与的行政管理活动甚至占其活动总量的50%以上。在参与的具体行政管理活动里,不同内容活动的数量差异并不明显。参与活动较多的是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后勤基建工作,分别为89次和93次,各占行政工作总数的21%和22%,占总数的5.4%和5.1%。其次是教学、科研、招生就业、校友以及其他一些行政工作,分别是43次、39次、51次、59次、57次,各占行政管理活动总数的10%、9%、12%、13%、13%。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直接参与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少。

(四)大学党委书记参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较少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包括参加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发表有关高等教育的论文、讨论高等教育的有关问题等。是否经常参加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大学党委书记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意识及其理论素养。从表1中可以看出,34所大学的党委书记三年之内参与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活动只有89次,仅占其活动总数的5.1%。有7所大学的党委书记甚至在三年内没有参与过此类活动。如果不是有几所大学的党委书记较为重视此类活动(B、D、P、R等),这个数据将会更小。

(五)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较为有限

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主要包括访问高校、拜会著名人士、与政企单位、科研院所洽谈合作等活动。据调查统计,34所“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共有145次,占社会活动的32%,占活动总数的8.4%。其数量和接待、会见活动的数量基本持平(共122次,占社会活动的29%,占总活动的7%),与参加政府组织的会议、仪式等活动也相差不多(共92次,占社会活动的22%,占总活动的5.3%)。这反映出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总体上不多,甚至有6所大学的党委书记从来没有“走出去”活动的相关报道。

二、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缺失及成因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学党委书记大都比较重视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工作、学术工作和社会“攻关”工作,很多大学的党委书记都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有的甚至深入工作第一线,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这说明,我国大学的党委书记都是非常敬业的,也都有很强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但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也存在着不少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随意性较大,反映出相关制度的缺失

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差异性上。不论是活动量的差异,还是活动内容的差异,都反映出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缺乏统一的要求和明确的规范。从实践中来看,也是如此。时至今日,我国还没有关于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规范的相关制度或法律规定。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也有一些对高校党委和党组织工作职责、程序的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党组织的,而且这些规定主要是原则性的,缺乏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因而,对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基本没有指导、规范和约束作用。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明确的制度约束,大学党委书记干什么,怎么干,干多少,完全取决于党委书记个人对校情的认识和对党委领导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关注点等个人倾向。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党委书记权力的越界,职能的错位,责任的缺位,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腐败行为。
(二)大学党委书记参与的行政工作较多,反映出我国大学的党委书记与校长的分工不够明确,职能交叉问题比较突出
从调查和统计分析来看,我国大学党委书记都参与了不少的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不论是学科建设、发展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618jyw.com
规划,还是教学科研、招生就业以及基建后勤,都有党委书记的身影。可以说,在大学行政管理中,党委书记的活动无所不在。这说明,在我国大学内部,党委书记和校长的分工并不明确,职能交叉问题还比较严重。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除了上文中所说的缺少明确的制度规范之外,还与党委书记个人对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领导与管理的理解与认识有关。在一些领导的讲话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大学的党委书记都把“党委领导”理解成了“书记领导”,把“领导”理解成了“管理”。其实,党委领导并不等于书记领导。因为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在党委领导下,书记是党委中的一员,是党委会的“召集人”,书记必须自觉服从并带头遵守党委的决策;书记领导是个人领导,在书记领导下,党委会的其他成员都必须服从书记的决定和意志。如果把党委领导理解成了书记领导,就等于把党委的职责、权力赋予了党委书记个人,集体领导就会异化为个人领导,甚至是个人专制。
另外,领导也不同于管理。领导的职责是决策,管理的职责是实施决策。具体到我国的大学管理体制中,党委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也就是要掌握方向,把握大局,负责“三重一大”的决策;校长负责主要是行政上负责,也就是要负责落实、执行党委的决策。正如有学者所言:“政治与价值有关,与制定和影响政策有关;而行政则是政策的执行,其仅仅与效率相关,属于相对独立的技术性领域。”[3]美国学者弗兰克·古德诺也说过:“实际上,行政中很大一部分是与政治无关的;所以,即使不能全部,也应该在很大程度上把它从政治团体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行政之所以与政治不相干,是因为它包括了半科学、准司法和准商业或商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真正的国家意志的表达即使有影响也是很小的。为了能最有利于行使行政功能的这一分支,必须组织一套完全不受政治影响的政府机构。” [4]
如果党委书记认识不到这种差别,参与过多的行政工作,就有把党委领导等同于书记领导、把领导等同于管理之嫌。这样,不仅会造成“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冲突、交叉或重合,也会影响“校长负责”作用的发挥,造成“党委领导”功能的萎缩。
(三)大学党委书记参与的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活动较少,反映了大学党委书记对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科学重视不够,领导教育思想的能力不足
大学不同于政府和企业,归根结底,大学是一个教育机构。虽然现代大学有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种职能,但大学的根本职能是教育,是培养人才。所以,作为大学主要负责人的党委书记,不论是否具有教职,也不论是否从事教学工作,都必须重视对高等教育科学的研究。因为现代大学早已不是远离社会的塔,它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加之现代大学规模巨大、学科众多、结构复杂、难于管理,如果没有对高等教育科学的深入研究,没有对现代大学办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党委书记对大学政治工作的领导会导致政治化,对行政工作的领导会导致行政化,对学术工作的领导会导致功利化。当前,我国大学之所以存在严重的政治化、行政化、功利化现象,原因虽然多种,但大学党委书记参与的高等教育研究活动较少,对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科学重视不够,领导教育思想的能力不足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较少,反映出大学党委书记在办学思想上对外开放不够,国际化意识不强,向政府要资源、同企业谋合作、与高校促交流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走出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学校开放办学的一个具体表现。大学党委书记“走出去”的活动较少,一方面,反映了大学党委书记在办学思想上对外开放不够,国际化意识不强,向政府要资源、同企业谋合作、与高校促交流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大学中按计划经济模式办学的思想还比较突出,“官本位”、行政化管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对社会公关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种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学校了解社会需求,按社会需求办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校争取社会办学资源,获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我国高校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成就很大,但却被社会各界广为诟病、抱怨批评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规范与实现

(一)完善制度,用制度规范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行为

长期以来,由于受政治框架和法律框架不协调、法律和党内文件不一致、党委与行政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等问题的影响[5],我国大学的党委书记与校长都缺乏明确的角色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合作的基础主要依赖于书记和校长的个人素质。正如吉林大学前党委书记张文显所说:“多年来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制度保障,致使大多数情况下是靠党政一把手基于情感融洽和长期磨合的历史传统而维持合作的局面。党政之间这种基于个人自觉配合的模式一旦被打破,便会出现‘以党代政’、‘多头指挥’或者党委职能萎缩,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难以体现的极端现象。”[6]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健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尽快出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细则。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的有关内容协调起来,尽快制定有关大学党委书记职责、权力、工作程序、领导活动的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大学党委书记“应为”什么、“不为”什么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行为活动都纳入到制度管理中,用制度规范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行为。
(二)加强对大学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大学党委书记的高等教育科学素养和领导教育思想的能力
加强对大学党委书记管理专业化的培训,是培养和造就“懂教育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教育家”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管理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客观需要。应该说我国大学的党委书记都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都经过多种领导岗位的锻炼,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领导水平,有些还是某一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并不陌生。但也必须承认,由于我国大学的党委书记都是上级任命的,有很多大学党委书记在任职前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高等教育科学,加之我国现行的对大学党委书记的培训又偏重于政治的培训,对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的培训重视不够,致使不少大学党委书记对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科学重视不够,领导教育思想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出现领导行为失范、角色行为错位就不可避免了。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生所说:“目前,我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原因固然很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618jyw.com
多,从根本上说,就是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科学,或者懂得不多,因而在某些方面未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只凭经验办事,而经验并不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7]他还说:“现在有些领导对教育是外行,却在外行领导内行,办学不研究教育的规律,发号施令全凭长官意志,这是不行的。”[8]所以,要矫正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错位”现象,就必须加强对大学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管理专业化的培训,增强大学党委书记学习、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的意识,使大学党委书记通过学习高等教育科学,自觉地遵循大学办学的规律,自觉的履行领导职责,自觉的提高领导大学教育思想的能力。只有这样,党委书记才能自觉地尊重并保证“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的职权,不缺位,不越位,安于本位;不争权,不越权,用好职权。

(三)完善党委书记的工作机制,用机制约束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

大学党委书记角色行为的错位,不仅与制度缺失和大学党委书记管理专业化水平有关,也与大学党委书记工作机制不完善有关。这种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党委书记和党委的职责不清,有个别党委书记把党委的权力看作是书记的权力,把书记的责任看作是党委的责任,甚至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看作是书记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致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书记代表党委决策、书记干预或代替校长“负责”的现象。 仅仅是决策与行政的分离,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现象且保障二者的有效运行。[9]还必须按照以下两个原则来完善党委书记的工作机制:一是“通过党委“的原则。也就是说党委书记领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党委。没有通过党委而由党委书记个人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能看作是领导行为,由党委书记个人作出的任何决定也不能看作是领导决策。二是“为了党委”的原则。这一原则指党委书记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党委领导职能的实现,即保证大学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了从组织、制度和思想上保障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在大学的具体落实;为了对涉及大学发展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通过把握以上两个原则完善党委书记的工作机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约束党委书记的角色行为。

(四)提高大学党委书记的社会公关意识和能力

社会公关是现代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化解危机,争取资源,获得支持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党委书记是中国派驻各个大学的“党代表”,也是大学最高权力机构——党委会的“班长”。这种身份决定了他(她)与上级党组织、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我国“985工程”大学的党委书记,大部分有政府工作的经历,其中多人曾在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过。[10]加之大学党委书记没有校长所肩负的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负担,相对比较超脱,具有向政府要资源、争项目,与企业谋合作,同高校促交流的天然优势和便利条件,最适合承担大学的社会公关工作。所以,大学党委书记要自觉地增强社会公关的意识,提高自己向政府要资源、同企业谋合作、与高校促交流的能力,代表学校多访问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多拜会社会名流,多宣传本校特色和优势,以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和社会支持。这样既有利于减轻校长的工作负担,使校长集中精力抓好党委决策的落实工作,提高学校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又有利于发挥党委书记的专长,开阔党委书记的视野,提高党委的决策质量。
参考文献: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6.49-50.

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朱红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85.
[3]杨克瑞.高校的政治权力分析[M].高教探索,2007(6):40.
[4][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王元,杨百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7.
[5]龙宗智.依法治校与高校领导体制的改革完善[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41.
[6]张文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依法治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2.
[7]林秀.朱九思纵论大学校长[J].高教文摘,1995(12):4.
[8]朱九思.开拓与改革[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338.
[9]杨克瑞.中国高校的权力结构与监督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86.
[10]罗云,孙志强.我国“985”大学党委书记素质现状调查——基于34位大学党委书记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5):32.
(责任编辑于小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