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浅谈浅谈新时期研究生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25907 浏览:1190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研究生培养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研究生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培养现状,立足我国国情,针对生源质量保障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开放化、国际化建设等不同层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化解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矛盾,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水平。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生源;课程;导师;论文;国际化
1674-9324(2013)47-0147-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与经济竞争的能力,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综合发展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为迎接知识经济大潮的新挑战,作为人才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培养,是一项极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中的改革措施进行论述,以期满足新形势下对研究生培养教育的要求。

一、创新选拔机制,保证生源质量

研究生教育扩招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但另一方面在沿袭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情况下,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源质量下降并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伴随而来的质量隐患问题也日益凸现。所以理性分析我国现有国情,采取有力措施创新选拔机制,遴选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国国情,目前我国研究生选拔过程中所采用的初试(基础课笔试)、复试(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两重选拔模式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初试重点考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复试重点考查专业知识和考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研究生教育更多地注重考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而上述综合素质的准确评估在有限地选拔过程中很难做到。国内多所院校也试图通过提高复试成绩比例、下放导师招生权利的方式来在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考查两方面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研究型大学都把录取新生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塑造科学精神的工作起点。各学校都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保障生源质量。一是积极拓展招生宣传工作的新路径,通过点面结合、校内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深化生源地的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政策和制度的了解。二是出台相关招生优惠政策,提高在校生的生活保障,吸引本校和校外优秀生源报考,努力提高一志愿生源质量。武汉大学于2013年1月起免除所有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的学费,提高生活补助,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三是抓好从报名到录取的各个环节,尤其必须高度重视复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一定的灵活性,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研究生教学,其目标指向不仅在于对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要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所以在制订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要重视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突出前沿性、明确层次性、强调个性化。为了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我们做出了以下努力:一是通过合并、精选和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衔接,减少重复,融合贯通,及时跟踪科技前沿;二是在选修课中增加方法论和跨学科相关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后应适当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增进学生对常用技术的了解。以基础医学院为例,学院在开设了系统的分子生物学和生化相关实验课程,使缺乏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以及投入到后续的科学研究中。学院也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医学前沿技术,该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系统地介绍了学院所拥有的大型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其原理和使用方法。该课程的设置加深了学生对学院资源的了解和相关理论的掌握,为未来课题的设计和实验的顺利进行都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强有力的保障。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明确导师的职责,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改进导师遴选办法,要“唯水平论”,而不是“唯资格论”。此外,为保证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给予精心指导,对每个导师具体指导人数要有明确限定。
2.加大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聘请国内外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中的杰出人才担任导师,开展联合培养,这样既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又可以利用外界的优势资源和师资力量来培养研究生。
3.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对新增的导师进行培训,大力扶持和培养青年导师。同时鼓励聘用跨学科优秀导师,支持交叉学科的大力发展,不断促进导师队伍的人才流动,保持导师队伍鲜活的生命力。
4.实行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在现行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下,通过加强导师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优化研究生指导团队的结构,加强导师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发挥整体优势,借助集体智慧拓展研究生的思路,启发研究生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5.导师的道德情操和责任心将会深深地影响研究生的成人和成才。作为导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责任感,还要学习合理的指导方式,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管理艺术。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具体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进行耐心细致的、合情合理的思想教育。

四、完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学位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能力形成的必经之路,学位论文水平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赫伯极力主张,写作不但是和整个研究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且是整个研究的中心,而决不是研究次要的或从属的部分。研究生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源抓起,要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匿名评审、公开答辩等各个环节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建立并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的监控体系,适当扩大“双盲评审制”的范围,适度提高毕业论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紧迫感;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动力。

五、研究生教育的开放化、国际化

一个大学能够吸引人,还是靠他所独具的深厚的人文底蕴。研究生潜力的挖掘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学术氛围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学校在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中按照校内交流、国内交流、国际交流三个层次的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基础医学院内,学院搭建了博导论坛这一交流平台。每周一次,各位导师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汇报,会后与其他课题组相关老师进行交流。这不仅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而且也加强了学院老师的之间的了解、沟通和合作。另外,学院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高水平的专题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相关领域的现状和进展,开阔了师生眼界,开拓了科研思路,提高了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学院整体的科研积极性,营造了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体现,它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这一历史必然,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成为教育界的一项极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顺应时展的要求,培养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信息时代的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雷彩虹,魏玮,许方,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措施[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5).
卓海燕,刘春燕.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科教前沿,2009,(1).
[3]夏杏洲.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培养质量[J].科技信息,2008,(35).
[4]王忠伟,陈鹤梅。论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创新[J].课程与教学,2006,(9):14-17.
[5]师领.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养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1999,(4).
通讯作者:刘万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