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新加坡新加坡职业教育方式启迪

更新时间:2024-03-15 点赞:33713 浏览:1564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加坡的高职教育存在很多和国内相似的状况,所以他们在高职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文章分析了新家坡高职教育模式的特点和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依据新加坡的高职教育特点,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某些方面的改进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现状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教学工厂 经验积累 双轨系统 校企合作 教育模式
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教学工厂——培养学生多元化技能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的教学理念来源于医学领域的“教学医院”教学理念,是“教学医院”在工程领域的拓展和变形,目的是在教学环境中创造一个企业性质的实践环境,并且以项目作为二者联系的桥梁。其核心是将学生的实践环境由原来的单纯模仿变为一种模拟的企业环境,将所学知识融合成实际的经验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工厂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系统 (包括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而设立的,所以这里的工作任务不单纯是项目制作,来这里也不是纯粹地进行企业实习。

2.经验积累分享——惠及莘莘学子

南洋理工学院自己创建了一个AES系统,该系统中目前已经录入近5000个项目,成为学院极为宝贵的财富。设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开展自动化项目共享以配合“教学工厂”理念的执行,但随着该系统对学生开放、电子化发展以及非项目个案的加入,这已成为学生加速了解项目,快速获得项目经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跨学科的合作和各部门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AES系统极大地拓宽学生视野,增进项目合作可能,实现了共赢。

3.无界合作——促进各专业共荣

现实项目制作是不分界线的,而教学中的学科专业则有着明显界线。南洋理工学院为了“无界合作”理念顺利实施,大量承接泰国、中国等诸多海外教师培训项目,以强化各部门的配合协作;提供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以促进个学科之间无缝对接;举办不同学科院系间的合作项目及教学活动交流,以推进教师之间的无偿协作;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社团,鼓励和支持各个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4.双轨系统——奠定校企合作基石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普遍采用双轨制模式,大三时将学生分为A、B两组,第一学期A组先上方向性强化课程,B组中一半进行全日制项目制作,另一半进入企业实习,12周后对调。第二学期A、B两组对调,从而保证全年有学生进行项目制作。企业项目由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主导完成,所需学生由双轨制保证,所以与南洋理工学院合作的企业既不需要担心项目质量,更不需要担心项目进度。在南洋理工学院,企业利益和学校培养目标均能实现,从而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5.精细管理——成就特色管理文化

南洋理工学院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非常精细,辅导课和研讨课一个班24人,实验课根据情况设置为24至48人。同时每个班级设置一名导师,班级最多人数为24人,管理时间为三年。其课程成绩从期末考试、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四个方面考核,最后将所有课程转化为积点,这是学生学业优差的凭证。南洋理工学院无论从授课、考核都设置得极为细致,形成极具特色的管理文化,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南洋理工学院学生。

6.宽松政策——形成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与企业合作,不是学校企业简单联合,最重要的是有能完成企业科研性项目能力的教师。南洋理工学院在聘请教师时,非常注重教师的企业经历,而且教师在从企业进入教师行业没有什么政策性障碍。他们认为学校接收一个企业人作为教师,实质是给学校添加了一座和企业合作的桥梁。同样,教师从学校跳槽到企业,也会给学校和企业合作开辟一条新道路。很多校企愿意把项目交给南洋理工学院的原因是他们非常了解曾经的同事或者合作者的能力和实力,学校中拥有这样高水平的项目制作团队是校企长期合作成为可能。
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国家和教育部的关注下,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至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已达3198万人。虽然上至教育部,下至各职业学校都在革新、创建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然而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和目前教育模式下,从本科教育模式中脱胎而来的高职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中注重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注重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内的高层次发展。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他们就业岗位更多为蓝领层次,因此需要更专业、更精湛的实践性专业知识,大多数人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然而,从传统模式中脱胎而来的高职教育,目前还很难完全摆脱已有的教育模式[3]。

2.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有纸上谈兵之嫌

职业教育作为蓝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者以及课程开发者,却仅仅只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佼佼者,而鲜有企业工作经历和经验丰富者。对于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深浅程度把握不到位,专业实践技能掌握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很大程度上有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之嫌。

3.教师知识和技能水平难以满足要求

高职学院中的专业教师基本都来源于高等院校,他们并没有企业任职经历和专业从业经验,目前虽然可以经过下企业锻炼和参与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部分解决问题[4]。但对很多专业而言,这种短期的培训并不能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专业教师,这样与企业一次,并不能使教师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跟上新技术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4.企业有经验的员工进入教育系统存在政策性难题

从大环境来看,从企业进入学校这种事业单位,属于“逆行”,缺少流畅的渠道;从个人来看,学校教师对于学历要求较高,企业人员很难达到。从未来发展来看,即使企业员工能进入学校,还存在薪级待遇问题。目前教师的薪级待遇主要取决于职称,但是高职系列职称的评定依然沿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方式,有能力完成研究型项目者优先,这对于企业人员而言有些难。

5.就业与招聘存在时间差,造成教学时间严重缩水

高职院校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一学期给学生安排的都是顶岗实习,所以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仅有两年半。但是企业的“用工荒”却在过年前后,企业为了能够保障招聘顺利,往往会提前进学校招聘[5]。学生鉴于目前的就业压力,也愿意提早找份工作。而高职院校基本都以就业为导向,不拒绝学生提前离校。所以第五学期课程很难在学生安心、学校用心的状态下进行,并已形成恶性循环。

6.学生基础层次差距大,教学进度难控制

高职教育学生基础差异非常大,最好的学生高考得分可能接近二本线,最差的学生高考得分可能刚刚上分数线。所以在很多课程教学中都出现了优等生因为进度太慢不想学,学困生因为进度太快跟不上学不懂的现象,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思考与借鉴
其实,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我们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环境、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和执行保障措施不力的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要改变现状,我国职业教育亟需改革目前的一些政策规定,变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开通学校企业人才交流的桥梁

职业教育要求毕业生和企业尽可能缩小距离,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具有一线经验和最新技术知识。政府首先可以从政策层面降低企业员工进入学校的门槛,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二是促进企业项目进学校。其次是建立学校教师到企业长时间学习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让教师既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了解更多的新技术,同时到期也能回流到学校。

2.双赢是加强校企合作的关键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开发过程中,让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从自身需求方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框架,并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师培训岗位。同时学校利用教师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包括产品开发在内的科研性工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3.经费保障是职业教育精细化的基石

目前,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应重技能、重实践操作。但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很大程度上由学生数量决定,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和保障教师生活,各高职院校尽量扩大招生人数,导致各学校以大班授课为主。但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它更需要精细化管理、示范性操作。合理的教学规模是20人左右的小班上课,前提是有政策层面办学经费的支持。

4.革新职业院校教师薪级评度

用人单位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要求更多的是技能和经验,其实也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能给学生传授技能和经验。那么在现有的本科教师评级制度下,显然无法刺激教师在技能和经验获取中的积极性。而全国性技能大赛,仅仅是少数教师的展台。如果能将技能和经验的获取作为教师薪级评定的另一条途径,这将大大刺激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性,而且涉及范围更广。

5.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国家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都呈字塔状,不仅仅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中低端技术人才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不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工业发展一个决定性因素[6]。新加坡、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中之所以投入力度这多大,其原因就是在这些国家中低端技术人才的作用已经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了。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进度,为国家未来快速发展,迈入发达国家奠定基础。
虽然,我国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将新家坡模式照搬和复制到我国,未必适应我国的教育体制和国情。我们应该在汲取新加坡,也包括欧美职业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变化,使之能够适用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体制。总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虽然短,但也是按照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和我国现阶段发展需求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点,但是经过革新和改良,依然能够成为我国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王聪,唐玲.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赵佩华,钱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毕兰,张颂.高职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6.
[4]方宏,辜文杰.对高职教育现状及其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2,8.
[5]汪允文.高职院校文科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6]罗镇南.职业教育现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J].职业,2012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9.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