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灵教师读书,为了心灵自由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23902 浏览:1078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为教师个人,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籍,可以站在古书圣贤的肩膀上,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随之而来的是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做一个较为全面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关键词:教师;读书;心灵的自由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我们为什么读书》一文里讲:“‘我思故我在’。书的魔力人人皆知,人生苦短,存在无涯,幸亏有了书,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才能把见闻扩大无数倍,有的等于多活了几个人生。在书中流连忘返,善于汲取精华者,是珍视人生的本质与自由的人,是心灵的向上者。”他在回答学生“我们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时说:“为了心灵的自由。”
当代诗人、作家雷抒雁说:“读书确如吃饭。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和吃饭一样,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过。读书可以增智、明理、添趣。看似闲适,却养神养气,延年增寿……”
纵观名人百家之说,当务之急需作息诵读经典、阅读业务书刊,以储备充足的“水分”“养料”“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书对其的确百益而无一害。利用经典、业务书刊于教书育人,更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教师,作为教师个人,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籍,可以直接探寻人性本源,轻便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随之对比较浅显性、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眼界远大、胸襟开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做一较为全面性而合理性的规划与安排。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见识”,亦是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如,《大学》开篇便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纲领”。
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八个具体的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如,《孟子》语录二则:“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以上四则语录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诵之,朗朗上口;思之,催人奋进;为之,立家之本;行之,固国之道!
教师之职:看似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皆是传道授业、为人师表、诲人子弟;文化传承,续人慧命,责任重于天!教师自己对经典及业务素质的修养程度带来教育教学美的深度,这就是教师最大的道德。
古代文化典章的大部分是在“育人”的方面,进一步是为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指导,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新文明的诞生而奠定基础。
“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全面教育的核心,其主要形式是以具体史实和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召青少年,而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提供了极丰富的案例。
课堂教学改革从“有效”到“高效”,从“高效”到“卓越”,看似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实质上教师要在基础上要下工夫,功夫上要有功力。在此基础上,面向学生传播智慧,使少年儿童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慢慢具备自我反省能力,品格有明显的内化、深化。家庭成员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明显改善,生活中知书达礼,能与人和谐相处。
“少养若天成,习惯成自然”,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好习惯要从细微处着手,要从小养成,因为学生脑神经正在发展。好习惯的养成,坏习惯的改掉,要有耐心,要靠意志力。不断去重复好习惯,坏习惯可以消失,但要完全消灭很难。亚里士多德说:“美德是一种习惯”。老师不但要教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还要带领他养成一种良好习惯。读经典教育也是一种好习惯,所以要不断重复,让学生养成一种终身读书的能力。
因此,为了多活几个人生,为了心灵的自由,我倡导:安排作息,诵读经典、阅读业务书刊,让心灵穿越时空隧道,自由驰骋于天地间。
参考文献:
雷达.我们为什么读书[J].人民日报,2007-04.
雷抒雁.读书如吃饭[J].出版商务周报,2008-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