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对策探究怎样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32059 浏览:146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新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学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是体验课程,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探求新知的过程。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贯彻素质教育新理念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互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生活;过程;体验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关注数学课堂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上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大的实际效益。本人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七年级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广大教师切磋学习。

一、密切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处理教材内容时必须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身边的事例入手,选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最喜欢的老师”“抛硬币”等情境,这些生活化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学生惊喜地发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身边的生活充满了数学中的统计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可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了他们对统计知识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参与意识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和参与。要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据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收集和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因为“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所以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可以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亲自参与,注重数据获得的过程,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调查和统计中小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和统计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已达到普及状态,中小学生都非常喜欢上网,我校中学生的上网状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对获取这一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呢?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自主参与,分组调查和统计,从而达到本节课所要实现的目标:(1)调查我校中学生上网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的情况;(2)学会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把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投入到统计和收集数据的活动中,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由他们亲自去收集数据,制作图表,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与技能、统计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关注学习“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

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亲自获得相关的数据和学习有关的调查方法,仅仅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部分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实现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真正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推动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获得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注意不要用统一的模式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学生探索不同的统计方法、对不同角度问题的提出和回答要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给学生个性的发展留下必要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这是推动数学课堂长久有效的后续力量。
参考文献:
顾继玲.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青海省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