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长效机制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32369 浏览:1461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与公办高校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结合志愿服务工作和学校办学体制的特点,探索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力求为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对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志愿服务的认识
民办高校与公办学校的志愿工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从育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校,都是育人机构,志愿服务是一个育人载体,开展各项志愿服务,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可见,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宗旨是一样的,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都是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载体。
但是,由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由于办学体制不一样,学校对各项工作重视程度也不同,在公办高校,由于办学经费有政府支持,办学资金充足,学校的精力集中在内函建设方面,在志愿者工作方面也比较重视。在民办学校由于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生学费,办学压力大,学校精力集中在学招生和学校稳定上,为了节约成本,民办高校会严格控制人员成本,人员少,事务多,对志愿工作缺乏指导。因此,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比公办高校志愿者工作水平显得较为落后。
二对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现状,对广东10所民办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其它调研方法为辅的方式进行,调研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1份,符合调研采样标准,从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调查现状来看,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对志愿者内涵认识不清晰,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次调查的志愿者学生群体中,有58.33%的学生不了解志愿活动的内涵,在问及志愿者有哪些权利时,有4

2.17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618jyw.com

%认为志愿者可以享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有6.00%的学生选择了“大家都参加,自己不好意思不参加”,4.12%的学生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加入志愿者的。90%的民办高校学生在学校只有校级一个志愿者协会。从调查情况来看,首先是对志愿者内涵认识不清,必须加以教育,以正确价值观规范志愿者的行为,同时志愿者自身必须加强自我学习,深化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反映民办高校志愿者组织机构不够健全。从调查来看,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大多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开展日常工作,各系没有志愿者分会。学校社团志愿者招聘人数有限,使众多想成为志愿者的学生不能进入学校志愿者协会,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校社团志愿者组织中,通常是骨干志愿者承担组织义务,普通志愿者在组织中被视为成员,普通志愿者的自主性往往被制约,而参与管理事务多,活动少,结果是导致“我志愿、我快乐”的志愿精神被磨灭。同时,志愿者工作在学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情况下很难得到应有重视,缺乏组织管理、专门指导和资金投入,无法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
2活动内容不够丰富,活动辐射面不够广
在志愿服务内容方面,在调查中,有38.33%的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集中于活动过于单调、空泛,得不到锻炼,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等群体,志愿服务创新度不够。这说明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比较单一,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服务性工作上,比如,组织去养老院打扫卫生,清洁校园等,这些完全不能体现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后,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下降甚至出现志愿者流失现象,让志愿者很难在活动当中找到自我认同感。其次,高校志愿者活动没有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大环境的机会,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及周边地区,活动辐射面狭窄。
3志愿者培训缺失,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调查中,有68.33%的学生志愿者表明学校没有志愿知识培训。在调查中,只有20%学生选择有志愿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对于法律常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培训是空白,这对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51%学校没有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这情况说明民办高校志愿者培训缺失。志愿队伍的专门培训和指导是保证行动质量的关键,但大部份民办高校青年志愿者被招募后,基本上通过高年级的志愿者的介绍就匆匆上阵做工作,而对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服务的艺术缺乏专门的培训。由于对青年志愿服务不了解,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导致志愿者参加活动没有针对性,使得服务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其次,大部分民办高校志愿者尚缺乏一套专门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学校对志愿者行为的鼓励和志愿者文化的培育施还不到位。
三构建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1健全志愿服务舆论宣传机制
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在民办高校里,志愿工作不被重视,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深度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工作起来举步维艰,从而影响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因而,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活动,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民办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社会热点采取不同的主题,制定相应的宣传重点,然后通过广播、网络、海报等媒介,全方位地宣传青年志愿服务的宗旨、意义、具体内容及鼓励政策等,对优秀志愿者典型,重点宣传,展示志愿者风采,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参与志愿服务的责任感,努力为志愿者开展服务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健全志愿服务的组织健设机制
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要上水平,关键在志愿者质量,因此,招募工作志愿者工作非常重要,关系着志愿者队伍质量的整体水平。志愿者招募机制包括了人员招募、宣传动员、组织建设,注册登记等工作制度,旨在规范管理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招募机构在明确各自职能后,应当建立科学严格的志愿者筛选机制,为志愿者资源开发提供具体支持,来确保高水平志愿者队伍的形成。志愿者招募后,还要加强培训,志愿者不仅需要有关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还需要有关个人成才、意志养成、合作精神培养等众多方面的培训。 3健全志愿服务支持保障机制
志愿者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资金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目前,民办高校工作经费紧张,在志愿者工作支持经费非常有限,当前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依靠校团委的经费划拨和志愿者本身的自我捐助,这种资金募集模式影响活动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学生的经济能力有限,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经济上还是要依靠家长的资助,在调查问卷中显示,91%的大学生表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负担最重的就是交通费,食宿费以及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物资等费用,因此,难免有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竭尽全力,无私奉献之后身心疲惫,难以坚持,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出志愿服务的队伍。为减轻志愿活动发展给学校财政和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必须寻找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志愿者活动资金短缺问题,必须更多依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尝试策划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推动设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
4健全志愿服务考评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推动民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必须健全志愿服务考评机制,学生的志愿活动应该得到应有的赞许和认可,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奖励、颁发证书、纪念品以及举行表彰会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认可志愿者的工作和贡献。建立志愿服务考评体系是对志愿者进行激励的必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考评是志愿者获得精神动力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从激励大多数人的角度出发,建立以小时为主导取向的志愿服务考评体系,即考评一个志愿者,主要应看其为公益贡献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志愿者的服务是不好区分出优劣的,那些贡献时间多的人,就应该给予鼓励,而且这种鼓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志愿者在今后贡献更多的时间,提高服务的水平,应通过制定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对志愿服务进行评价,并给予大学生在就业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认可,使激励手段制度化,这不仅是对志愿行动和志愿者的肯定,而且将激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对受助者的帮助相应会更大,对社会的回报会更大。
参考文献
胡雪峰.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李智巧,王秀芬.青年志愿者活动一一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Z].文教资料,2009(1).
[3]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1).
[4]王春兰,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发展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张科,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2). 源于:党校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