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批判性浅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11 点赞:12753 浏览:4924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从苏格拉底时,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维工具,但是,对这一问题真正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始于20世纪。最近几十年来,教育家们十分关注批判性思维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价值,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讨论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探索。这种被动的思维倾向致使学生不关心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且约束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必要性;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界定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就是一种理性思维,它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精神两方面。它既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技能和品质。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确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是一种能在独立思考基础上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决定,并能时时进行自我反省的、全面的思维。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1)分析性。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和反复验证业己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它是一种主动的思考活动,是一种建设性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别的活动。
(2)独立性。批判性思维不为情境性的暗示所左右,不人云亦云,盲从附和,它是一种独立的思考活动。它不是自我思维的重新阐述,而是对自己和他人思维所作的有个性的、独立的思考。
(3)反思性。批判性思维以创新为宗旨,它是对思维的再思维。看其符合事实与否;解释合理与否;根据充分与否;分析全面与否;综合得当与否;如有评估成份,其评价客观与否以及所采用的标准是否合理等等,然后决定采纳或拒绝。
(4)全面性。当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进行反思的时候,决不是抓住细枝末节而大做文章,而必须对被反思的思维进行全方位的、多视角的审视,并随时修改错误方案,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618jyw.com
坚持正确计划。断章取义,以个人爱好进行取舍是批判。

二、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简析

1.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缺失的现状综述

几千年的中庸文化造就了中国人谨慎、保守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会妨碍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在教育中突出地表现为我们培养的学生缺少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品质,具体在语文教学中便表现为教学的模式化、教条化倾向还十分严重。

2.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缺失的原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束缚。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种唯上、唯圣、唯书本、唯现成答案的风气。这种风气迁徙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非常缺乏独立思考、敢于批判的探索精神。这种传统文化定势严重束缚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教育观念的滞后。目前的语文教学,虽高喊“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多为“提倡”而已。问题的实质在于“操纵这根指挥棒的是只无形的手,那就是语文教育观念”。
(3)教育理论研究的滞后。我们知道,国内学术界、教育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没能与时俱进。尽管我们预言:批判性思维教学将会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亮点。
(4)教师批判性思维的素质影响。一个语文教师,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在课堂上得以培育。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促使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首要的资源。
(2)语文教学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们知道,国内学术界、教育界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教师做好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要使学生成为批判者,教师首先要做批判的勇士和榜样。课本是人编的,出错也很正常,对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2)创设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育环境,给学生提供发展批评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的机会。
(3)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辩论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热门话题开展辩论。
(4)质疑的勇气和筛选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基础。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竭力营造师生平等的学习气氛,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批判精神。
(5)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是在思维过程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论据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
总之,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塑造,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教育的殷殷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交往精神真正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把握当代全球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积极建构现代教育交往新模式,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钟为永.《语文教学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