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课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思结论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21904 浏览:969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于片面解读课程标准,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出现了“一刀切”的状况,不论什么课型、什么内容,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按字面意义贯穿整个课堂。有的教师把课堂抛给了学生,让他们完全自由地合作、交流和讨论;还有的教师采用了超市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从哪些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都由学生做主……由于过度宣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导致教师迷失了自己……
[关键词]还是要“讲” 合作时机 介入引导
一次,我去外地学习后回本校上了一节汇报课,模仿了那种“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们或讲解、或辩论、或演示,小组展示完个人展示,各种方法应有尽有,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争着表述自己的意见。
“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真能干!”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一边放手让学生发挥,一边反复用这样的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的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总结的时候还说:“孩子们,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在今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可是,教学效果检测时,很多学生由于受到了老师的夸奖,都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没有接受别人的好方法,仅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能掌握两三种算法,最让我汗颜的是个别学生仍然掰着手指去计算。课堂形式上的热闹,只是让学生得到浅层次的兴奋,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交流在形式上是发生了,却没有引起学生实质性的思维碰撞。
于是,我就想: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明白了,学生不见得听明白,学生听明白了也不见得就是学明白,所以那些以教师为中心的课要改。但是,像这样“一刀切”的课也要不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思考一:教师还是要“讲”
首先,教师的讲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充满吸引力。只要引导得法,越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智慧,使教学与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接轨,做到精讲精练,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教师好高骛远,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第三,要做到关注通法。关注一题多解是很必要的,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合生生合作。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还要关注通法。关注通法可以使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中给学生带来最大限度的收获。教师要多观察、多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通法的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数学殿堂之门,拓宽道路,这样的讲使老师更加可亲可敬。
第四,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说是教育与现代技术的亲密配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通过情景画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且能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还可以增大容量、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思考二:把握合作的时机
“肩并肩远比面对面舒服”,因此,伙伴之间的沟通比师生之间的授受更容易达成。而且,学习合作的意义也远大于现阶段的合作学习。那么,怎么做到有效合作,避免我那节汇报课的尴尬呢?
合作不是人先天的本能,要依赖后天的养成。教师可以按“独立思考——组内讨论——组际交流——引导评价”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合作的方法。下面,以一堂课的几个环节为例进行说明:
1.复习。复习中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创设氛围。一方面通过讨论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复习中去,唤醒旧知,完善原来的认知结构,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创设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2.新授。合作交流是一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和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新知教学中,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可以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
3.练习。精讲多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形式。“多练”不仅指数量上的多,更是在质量上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能加大学生的参与率,便于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保证练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来设计多层次的练习题,提高同伴间合作的效率。
4.评价。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价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
思考三:教师的介入引导
如果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的主体。没有聚集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集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适时的介入引导,使学生不会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达与倾听,他们通过比较,能够培养优化意识,并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已知彼,让智慧的火花不断地闪现,碰撞。
把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沟通的话改成:“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谁有不一样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一样的有哪些同学?”“与他的算法差不多的有吗?”“没有听懂的同学还有吗?”“那种方法更好?”。
当学生探索出多种方法时,要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梳理,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同时,还要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
总之,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不会随时代的进步而丧失,只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小北河镇房身泡小学)摘自:论文查重站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