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追问让“追问”芬芳溢满数学课堂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6315 浏览:209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 恰到好处的追问可以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揭露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堂往往因此而绽放异彩.
【关键词】 追问;课堂;意外;困惑;空白;错误

一、在“意外”处追问——激活思维,生成精彩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它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 一些教师因课堂预设过多,常与有价值的生成“擦肩而过”,这样无形中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他们的想象,熄灭了创新的火花. 因此,教师应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对学生的意外解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疏导,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想象的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

二、在“困惑”处追问——引领正路,豁然开朗

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前提,教师课堂的提问一定要引发学生思考,不能为问而问,以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教师预设的台阶上,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的拓展. 抓住学生的困惑点,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去设计问题,不仅能化难为易,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和提醒学生去主动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完成思维的再创造过程.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聚焦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
如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百分数. 在汇报时,胡泳聪同学说:“我收集到了姚明的投球命中率为4

1.8%. ”

我听后追问:这个4

1.8%表示什么意思?

他马上回答说:4

1.8%表示他投了100个球,进了48个球.

我没有做任何评价,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全体学生.
这时,一学生说:怎么能有0.8个球呢,应该大约进了41个球.
另一学生说:用四舍五入法,表示投了100个球,大约进了42个球……
学生此时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惑.
我继续追问:投球手是不是只投了100个球?
立刻又有一学生说:4

1.8%表示他投了1000个球,进了418个球.

同学们似乎觉得解决了0.8个球的问题.
我紧接着又追问:要是这位投球手不是正好投100个或者1000个球?那命中率4

1.8%是不是没有办法得到了?到底该怎样得到命中率48%的数据呢?

这时学生就说:命中率为41.8%是由命中球的个数除以投球的总数得到的,它表示命中球占投球总数的百分比,不表示具体的量,所以不能说投中了41.8个球……
面对课堂上学生收集到的投球手命中率这条信息,我没有直接去给学生解释命中率,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按照以前的思考方式去解释命中率,结果出现了一个冲突点,我及时抓住这个冲突点连续几个阶梯式攀升追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去争论,产生自悟,最终达成共识——4

1.8%只表示投中球的个数和投球个数比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三、在“空白”处追问——拓展延伸,彰显智慧

课堂上的生成是可以诱发的. 教师要借助教学文本,把握契机,在文本的空白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发掘文本,促成拓展延伸,提升文本价值,让学生在课堂结尾处再形成一次思维,体现出“课已终,情犹存,意更深”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出了这样一道综合练习题:如图,已知直径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半圆外又有一个大半圆. 甲、乙两人分别从A点出发,分别沿外边的大半圆和里面的两个小半圆跑到B地,谁先到达终点?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是:甲3.14 × (6 + 4) ÷ 2 = 3.14 × 5 = 15.7(厘米),乙3.14 × 6 ÷ 2 + 3.14 × 4 ÷ 2 = 9.42 + 6.28 = 15.7(厘米). 结论: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这时我就追问“列出两个算式后,你能不计算,就可以判断结果相等吗?”学生很快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可得3.14 × (6 + 4) ÷ 2 = 3.14 × 6 ÷ 2 + 3.14 × 4 ÷ 2,而后继续追问“如果图中没有标出数据,你能作出判断吗?”一生思考片刻后回答:“设两个小半圆的直径分别是a与b,则甲走的路程是3.14(a + b) ÷ 2,乙走的路程是3.14a ÷ 2 + 3.14b ÷ 2. 运用乘法分配律同样可得:3.14(a + b) ÷ 2 = 3.14a ÷ 2 + 3.14b ÷ 2 ”. 这题本来学生列式计算得出结论后,问题就解决了,但我通过两次追问作了进一步的延伸. 第一次追问,沟通了圆的周长计算和乘法分配律的联系,同时使计算过程变得简便;第二次追问沟通了周长计算与字母表示数的联系,实现了从源于:www.618jyw.com
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四、在“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放飞想像

记得有人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 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一些差错是不足为奇的. 这时不应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巴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而应正确解读学生的错误,弄清产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为有效地为教学平添一些美丽. 很多时候可将拒绝隐藏在巧妙的追问中,通过追问的语气、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偏颇的解读,让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失误.
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相互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命涌动的课堂,让“追问”的芬芳溢满着整个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