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生进行重视生物科学发现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8191 浏览:254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涉及的科学史,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时要比花更多的时间来灌输知识效果更好。
关键词:生物;教学片段;情感教育
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
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第1节)内容时,让学生课前预习,思考科学发现的过程。我的导入环节是这样的:同学们,《基因分离定律》是谁发现的?学生答,是孟德尔。孟德尔是哪个年代的人?生于1822年,死于1884年。同学们回忆一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提出是哪一年呢?1953年。那同学们想一想,在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有没有“DNA、基因、同源染色体”等这些概念呢?学生回答:没有。孟德尔真是太神了,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下面给同学们作简单介绍:内容略,介绍完后总结出孟德尔伟大的一生。

1.孟德尔没有被贫困吓倒,家境贫寒,童年丧父,靠姐姐的嫁妆费完成高中学业。

2.孟德尔从小对自然界产生好奇。如8岁的孟德尔问出好奇的问题:为什么麦子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一定是麦子,葱的种子一定是葱。

3.孟德尔勤学、博学。大学读的是哲学,但他还学了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

4.孟德尔的交际能力很好。读书时接触很多大师,如物理学家多普勒、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依汀豪生、生物学家恩格尔等。

5.孟德尔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试验,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体现了他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6.顶住重重压力,努力宣讲自己的研究成果。

7.大胆地作出科学预言,属于自己的时代终究会到来。

同学们,你可能在学习上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如家庭经济状况、学科成绩比不上其他的同学等等,你甚至选择放弃、破罐子破摔。看看孟德尔,他发现“遗传基本规律”是偶然的吗?是靠运气吗?绝对不是。如果没有对自然界浓厚的兴趣,不能克服家境贫困,不博学自然科学知识,面对当时有些科学家的嫉妒和抵制而不坚持宣讲、不发表自己的成果,那么等他死后20年人们会知道《遗传基本规律》是他的创举吗?许多科学家经过很多年才研究出来的自然规律,现在我们几分钟就可以学懂了,而有的同学看成是很难的事。其实只要每一个人找准自己,建立自信,我相信你们现在遇到的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努力吧!我相信你们会成功。
片段二
上《DNA的分子结构》这节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时,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教学我是这样实施的:让学生认真阅读第47页至第48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故事,然后请同学探讨以下问题:

1.这个故事涉及哪些科学家?

学生回答:有威尔金斯、富兰克林、查哥夫、沃森、克里克及一些化学家。

2.最终构建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是谁?

学生回答:沃森和克里克。

3.其他科学家给他们哪些帮助?

学生回答: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为他们提供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查哥夫为他们提供腺嘌呤(A)等于胸腺嘧啶(T),鸟嘌呤(G)等于胞嘧啶(C)的信息。

4.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

学生回答: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被化学家否定了这种模型。

5.他们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

学生回答: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有重新构建碱基安排在双螺旋内部的双螺旋。
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很多启示,沃森和克里克能构建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不是偶然的。首先是他们对基因的奥秘深感兴趣;再次他们不是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是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闪光的思路是在交流与撞击中获得的。所以,同学们要善于观察自然界,善于发现自然现象,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产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生活实践,自然界还有许多的奥秘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与同学交流,不要保留自己的思想,只有在交流过程中才能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作者单位 贵州省开阳县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