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探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探讨

更新时间:2023-12-28 点赞:19262 浏览:845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培养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而在诸种能力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如何培养思维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学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试从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特点,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方面作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98-01

一、历史思维的含义及初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特点

思维俗称思考,是借助于语言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是人们理解知识、科学发现、技术革新和艺术创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学习与创造的重要条件。具体到历史学科,思维就是以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的思维活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常是指历史的形象思维和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包括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表明,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占主要地位,已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概括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这就决定了这一阶段历史思维的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趋向逻辑思维,且逻辑思维逐渐占主要地位;在运用再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性思维日益发展,且越来越多地用于学习中。因此,初中阶段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新制订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确定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总结归源于:职称论文www.618jyw.com

纳,深化教材历史教学中,教师的讲述和板书应力求体现知识结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宜自然,并尽可能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总结归纳应使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现出对教材的深化。
2、巧用比较运用比较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显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差异及事物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还可以把新研究的个别事物纳入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使比较零散的概念完整化,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更好创造条件。
3、关键处设疑关键处有的是看似无疑处(如唐代乐舞,为何是风格多样?),有疑惑处(洋务派为什么要办民间工业呢?戊戌变法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在关键处设疑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出答案。
4、启发式提问思维的问题性决定思维与问题紧密相联。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如在讲到伟大的诗人屈原时,就应提出为什么千百年来屈原仍然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怀念?讲到拉美独立革命,就要启发学生总结,拉美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现行教材的编写,注意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学内容都设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思考,适时解决。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5、激发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最旺盛。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历史课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完成的活动(如识图、综合、概括、分析、比较等)需要有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是能够完成的。倘若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成功的希望很小,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创设历史动态情境再现历史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电影、幻灯、电视、录音、投影仪这些电化教具,作为直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用来创设动态的历史情境。另外,活动式挂图也可再现动态的历史情境,使枯燥的知识变得主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初中三年,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总体说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是逐步提高的。如在初二要求“在听课和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到初三则提出“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因此,培养思维能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围绕确定的能力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
2、重视传授思维方法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介绍具体的历史现象,并由历史现象分析本质、内在联系的同时,要把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之举一反三
3、重视思维方式的转换常用的思维方式有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上述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并用,如此持之以恒,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学生要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自始至终地参与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思维训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