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探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策略

更新时间:2024-03-20 点赞:4381 浏览:112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一节优质课无一不是每个教学环节最合理而完美设计的有机体。如何在学生头脑中植入物理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对自然界探究的渴望,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导入;方法;探究
1002-7661(2012)23-180-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就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人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出生动、耐人寻味的问题导入新课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中进行的,学生有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发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压强》一节中,同学们是否思考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图钉的帽做得又大又平,图钉的尖做的又细又尖?(2)当人们在松软的地上行走时,为什么会在地上留一道深深的脚印?(3)为什么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有轮子的车辆寸步难行,而装有履带的坦克和拖拉机却可以行动自如呢?(4)在茫茫的雪原上,为什么徒步行走那样的艰难,而滑雪运动员却能轻捷如燕呢?学生议论、发表看法后教师说: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压强。

二、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做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实验,结合与课中内容有关的演示实验来引入新课,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开始就获得感性的认识,为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奠定基础,而且能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出示一只气球和一只烧杯(或广口瓶〉问学生:你们能利用这只气球将这只烧杯提起来吗?学生想不出办法,教师演示:把气球放在烧杯中,用嘴将气球吹大,使球壁与球内壁紧密接触,当向上提气球时,同时也把烧杯提起来了,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到惊奇,引起学生探讨兴趣。

三、利用以旧拓新的方法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旧知识,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引发新问题,探索新规律,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纵横的联系,实现知识发展和迁移的目的。
例如在讲《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时,可先用提问的形式复习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然后教师提出放在水平面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水平面产生向下的压力和压强;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大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四、利用讲故事导入新课

听故事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趣。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几遍还不一定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在听一遍就能较完整地复述给别人听。如果在新课教学伊始,选讲一些精彩的故事片断,那就将创设出非常活跃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中。
例如在讲授《惯性》一节时,教师先讲一个故事:一辆急驰的载满乘客的汽车遇到紧急的情况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车上的一位小伙子撞挤了一位姑娘,姑娘狠瞪了小伙子一眼,生气地说“瞧你那德性!”小伙子听了姑娘的责备,风趣地说”那不是德性,那是惯性。”讲完这个小故事,教师让同学们想一想“小伙子是故意的吗?是真没德行吗?”在激起了学生的求知后,教师适时地引出课题---惯性,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掌握了惯性的定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需要我们不断继续探究。

五、经验导入法

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现象,人们有时能感觉到,但不一定能理解。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经验导入法就是基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积经验,通过教师的讲解回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例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这一节课的导入,教师设计如下演示实验:将小车放在水平面上,指导学生观察当没有任何力作用时,小车保持静止状态;当用手推小车时,小车保持运动。当推力消失,小车则停止运动。由此可提出问题: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有力作用,小车就运动;没有力作用,小车的运动就停止。
老师:是否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呢?下面观察一个实验。
实验: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猛推小车,指导学生观察当手离开后,小车此时并没有停止,仍继续运动。
从这个实验可见,原来静止不动且没有力作用时,小车是静止的。当小车运动后,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小车仍继续运动,可见,小车的运动是否一定需要用力来维持呢?究竟运动和力是有什么关系呢?许多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对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准确的概括。今天我们就探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
中学生在长期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有些经验对学习新知识有促进作用。有的经验对学习新知识有阻碍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利用其正确的经验引导后续新课的学习,学生会感到自然、亲切,对错误的“概念”教师要想方设法揭示其错误,再进入新课学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