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匡正科学教师处理教材误区与匡正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4132 浏览:100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材是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会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策略和效果。教材不是科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思考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不是去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

一、教材处理的意义

有效处理教材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基本功。它涉及“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这几个核心要素,对教师领会编者意图、理解概念体系、掌握教材结构、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有效探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教材的有效处理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在目前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兼课教师占一半以上的现实情况下,能否正确用好教材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决定着小学科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处理教材的误区

“用教材教”的理念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认可。它不仅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实践。教学时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对这个理念的认识与实践,在有些科学课堂上存在偏差。

1.机械解读教材,用死教材

有些教师教材上有的内容不敢不教,教材上没有的不敢教,脱离学生实际、地域实际、时令实际,只是机械地按照教材编排组织教学。不去考虑教什么,选什么,怎么教,导致有些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活动无法开展。

2.解读发生偏差,用错教材

(1)用教材的时机把握不准。什么时候使用教材,使用教材的时限,如何发挥教材作用,目前被很多科学教师忽视。
(2)改教材的设计考虑不周。对教材缺乏敬畏之心,任意调动、取舍、合并、增加教学内容,但往往所改变的效果不如教材,“创造”失去了意义。

3.忽视学生需要,不用教材

科学探究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教学是科学课堂的主要形式。科学教材为了有别于过去的自然教材,落实“做中学”的理念,每一节课大多以活动来编排,极少有文字描述。因此,有的老师认为自己有教材就足够了,学生只需要有实验记录单,教材可有可无,而忽视了教材在学生科学阅读、体验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材处理的有效策略

1.敬畏教材,合理驾驭教材

首先,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由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编写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凝练。本着“用教材教”的理念,正确解读教材,往往能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课标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618jyw.com
每一节课的编排体系其实已给科学教师提供了教学具体思路:提出问题—猜测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虽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这样编排,但基本遵循着这样的结构,这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因此,合理遵循教材的编排思路,理解编者意图,根据教材上活动的顺序设计教学,就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体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问题到结果的探究过程,从而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次,敬畏教材还要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教材。教材是教师的好帮手,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下,让他们阅读课本,将教材中安排的阅读活动和科学阅读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内化,加深对探究的体验,丰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习得科学习惯。

2.研读教参,正确使用教材

对科学教师,特别是老师来说,有效处理教材的关键是学会正确解读教参。教师在逐字逐句逐图研读课本上的内容之后,还要认真研读教参,理解编排意图,厘清科学概念,掌握探究要领,领会课程理念。例如:关于教学目标的解读,以前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别进行表述,而现在更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目标”表述成了“预期学习结果”。以《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为例,教参上的三个目标分别为“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单位是细胞;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科学探究目标,二、三目标是科学知识目标。怎么看呢?表述用语是“理解、知道”的,即为科学知识目标;表述为“能、会”的,是科学探究目标;“意识到、体验”等用语即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发现教参上设计的教学目标中没有情感价值观目标。因此,在本课的阅读环节就要有目的地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知识自然的推动作用,人类认识自然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的,这也是科学知识发展的规律。

3.重构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为教师服务的,教师不是教材的奴隶。“用教材教”的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不是不能改变,只要改动时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能取得最佳效果。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在教学实施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利用班级授课形式难以按部就班完成。二是桑叶和蚕卵不易获得,多数师生不懂养蚕技术,教学很容易形成空洞说教、纸上谈兵,出现只教不养的现象。《养蚕》单元共四课,按课时应在两周内完成。而蚕的一生大概是24天到32天。本单元最后两课《我们来抽丝》、《养蚕经验交流会》要等到一个月后才能有效实施。因此,教师必然要对教材作适当改动,将这两节课调整到后面进行教学。其次,《养蚕》单元的关键一是“养”,培养学生定时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能力,从中积累科学知识;一是“赏”,进一步发展能力,从中丰富欣赏生命、感受生命的情感体验。把握了这两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因地制宜,养一养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定期观察,及时记录,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有“养”的实践、“赏”的感悟。

4.联系生活,创新使用教材

科学教学得法于课内固然重要,延伸到课外也不容忽视。小学科学没有高深的理论,科学知识只有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得到巩固,并物化为自己的经验。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要特别注重生活化,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尽量使活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有所发展,形成科学概念。一堂成功的课,不但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还能将这种延伸到课外,产生余音绕梁、余味萦引的效果。教材中一般没有设计课外作业,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将科学阅读、科学观察、科学小制作、种植饲养、科技活动、科学小论文等长期、短期的实践活动引入课堂,拓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