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发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学对策要求

更新时间:2024-01-14 点赞:17174 浏览:724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方法
0450-9889(2013)01A-0041-0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式地完成阅读任务,课外阅读量少,他们缺乏读书的技巧和方法。即使阅读,他们大多喜欢“快餐式”的阅读,由此获得的信息价值不高,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不利的。对此,教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阅读现状,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网络、电视等普及程度很高,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极大,书籍就显得不大受欢迎。由此可以看出,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开展阅读是很不利的。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开展读书交流会。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会产生种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丰富精彩的读书交流会不仅能调节阅读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其他人不同的阅读成果。因此,可以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表述给其他同学听,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阅读之后的感受,得到听者的认可还能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继续阅读的兴趣。读书交流会不仅是营造阅读氛围的良好手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二)给阅读过程“松绑”。阅读本身反映的就是个体的喜好,但很多学生的阅读被套上了“枷锁”。许多教师急于看到学生阅读的成效,便对阅读的过程提出许多硬性的要求,比如摘抄优美的句子,做读书笔记等。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方法无疑给学生添加了阅读负担,他们被迫阅读,从而对这种“任务”产生厌恶感。其实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们要改变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给阅读过程“松绑”,多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们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阅读。
(三)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美妙。教师要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和美好,在良好阅读氛围的熏陶下,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引导,如诵读法,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是以优美的语言表现大自然的美,如《九寨沟》中描写瀑布的句子:“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由此形成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笔者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美丽、壮观的瀑布,在诵读中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巧妙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步阶段,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强,对任何陌生的事物都想一探究竟,但他们的注意力也较容易分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
首先,针对学生好奇心旺盛的心理特点,可以采取悬念式阅读的教学方法。悬念式阅读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针对学生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提出质疑,由于学生具有好奇心,当他们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想探个究竟,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有创意的见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例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将”和“相”指的是谁?他们因为什么不和?又因为什么和了?教师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提问,激发了学生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的兴趣。
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容易分散,对大多数事物都是“三分钟热度”,但阅读又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形式阅读的教学方法,避免阅读过程的单调和枯燥。多形式阅读可以采取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集体阅读和个体阅读交叉,区分必读和选读等方式进行。小学生还有许多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教师要细心观察和了解,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方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指导学生对书的选择。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小学生的阅历较少,低年级的学生对书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教师作为一个指路人,要对学生在课内外读什么书作精心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各年龄阶段阅读的篇目,以及根据学生的偏好,采取在课堂上展示、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出书目清单等形式,指导学生对书的选择,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广度。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对书的选择有了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让他们自行选择。
(二)指导清除文字障碍的方法。小学生的识字量较小,在阅读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文字障碍,这些文字障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总体理解。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请教等方法解决文字障碍,学生只有在读懂文字的前提下,才能理解文章的总体思想。
(三)指导理解文章的方法。理解文章是阅读的关键,教师要采取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精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阅读材料的分析,仔细摘自: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观察文章语言,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从而全面理解文章。泛读,其宗旨就是让学生大量广泛地阅读,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逐步培养感悟力,提高理解整篇文章的能力。精读必须建立在教材篇目的基础上,对于泛读,学生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将在精读中掌握的技巧运用到泛读中,将在泛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精读中,从而逐步学会深入理解文章。
总之,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广大教师的长期实践和努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阅读。
(责编 黄鸿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