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幼儿教育食育,幼儿教育之重要课程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31903 浏览:1461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幼儿“食育”尤为重要。饮食教育应当成为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程。成人应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丰富心灵体验、营造关爱环境、弘扬食文化等手段,以应对当下食品方面的种种危机,并起到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弘扬我国传统膳食文化的作用。食育应当成为全民的教育,有效的食育必须从婴幼儿开始。
【关键词】食育 幼儿教育 课程
据有关资料查证:“食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896年日本著名的养生家石豕左玄在所著的《食物养生法》中。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里特指出:食育,就是指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
在城市,一些比较规范的幼儿园为了保证幼儿的膳食营养,配备了专门的幼儿营养师或保健师,每周为幼儿制订代量食谱,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幼儿进行食育;教师们在餐前对幼儿进行的餐桌礼仪教育或营养知识宣传也不能涵盖食育的全部内涵。专家认为,只有通过许多吃的体验,人们逐步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把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嗜好,并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现食育的实际内涵。
笔者从一个幼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视角,试图探求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食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吃出健康来

1.孩子成长的工程从饮食开始。首先,家长和教师应注意幼儿饮食的卫生要求:如不吃污染、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到生熟具分开使用,养成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等;其次,家庭和幼儿园必须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注意粗细粮及荤素菜的调配,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少吃膨化、烟熏、油炸的食品,常吃蔬菜、水果;其三,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囫囵吞枣不但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容易导致吃得过多,造成肥胖;其四,重视儿童的营养早餐。这个问题,言传身教最为重要。现在,一些家长早上为了赶时间上班,不但自己不吃早餐,孩子的早餐也吃的过于简单,有的甚至让孩子拿着早点,在来园的路上边走边吃。专家指出:早餐占一天营养成分的比重较大,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对肠胃的损害尤其严重,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
2.养成良好的膳食嗜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膳食嗜好。有研究表明 :孩子的口味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怀孕期和哺乳期,另一个就是九岁之前。多数的膳食嗜好都与父母的影响有关。例如,有的家长自己的口味偏重,喜欢吃又香又甜、又油又腻、看起来光鲜亮丽的食品,这种嗜好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口感并造成偏食。可以发现,有的幼儿不愿意吃鱼,有的拒绝吃蔬菜,也有的对肉食十分挑剔……因此,成人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接受合理的营养膳食,不偏食、不挑食,可以采取一些温和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丰富餐桌上的食物种类,可以在菜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使孩子胃口大开。值得一提的是:不要用儿童偏爱的食物作为奖赏,否则孩子会用不吃饭做“武器”威胁家长,对于儿童偏爱的食物也不要完全禁止。当孩子尝试吃其他不同风味的食物时,成人应立即予以表扬和鼓励。总之,要使幼儿保持一日膳食的营养平衡,按照食物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需求进食,幼儿每天至少应摄取30种以上的食物。

二、丰富心灵的体验

1.品尝美食。无论是与家人用餐还是与小伙伴们一块儿聚餐,品味美食都应该成为孩子们十分惬意的生活体验。成人除了经常变换食谱、调整花样,偶尔也可以改变一下进餐方式和地点。如在双休日与孩子们一起在家里做馒头、做饺子、包包子;在元宵节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品汤圆;在端午节一起洗竹叶、包粽子、吃粽子;在春天或秋天的季节里组织幼儿到郊外游玩,品尝各式各样口味不同的美食佳肴,还可以在进餐时播放一些背景音乐,营造愉快的用餐氛围。这样,许多有益于健康的食品,虽然口感较为平淡,如豆腐、蔬菜、粗粮等,但都可以通过愉快的回味,使人形成嗜好。因此,食育并不是枯燥的学习知识,而是满足其身心需要的愉快体验。通过品尝美食,孩子们会把食物美好的味觉与丰富的营养膳食统一起来,使愉快的饮食经验和健康的食品融为一体。
2.感恩食物。成人还要引导幼儿在食物面前时常怀有一份感恩的心。要让幼儿懂得: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每一种食物都是叔叔、阿姨用勤劳的双手做出来的;要记住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至理名言,要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要时刻提醒小朋友:我们国家的人口很多,很多,任何时候都要厉行节约。那种暴饮暴食、奢侈浪费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不仅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还增加家庭开支。今天,大家都能品尝到丰盛的食品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事啊!

三、营造关爱环境

1.减少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由于现代科技和农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饮食状况从饥饿时代跨入了饱食时代,而人类的饮食文明并没有同步跟进。如今的食物,加工越来越繁杂,越来越精细,食品的包装也追十分追求奢侈和豪华,它必然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大大增加自然环境的负担。同时,为了加速扩大食物的生产,大量的化肥、农药、灌溉、机械动力消耗等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人类的食品安全,也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2.拒绝垃圾食品。说起垃圾食品的危害,自然会让人想到肥胖、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尽管全球的健康专家不断呼吁:抵制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含色素、防腐剂和各种添加剂的“垃圾食品”,但是这些“垃圾食品”仍然是许多儿童的最爱,如炸鸡翅、薯片、可乐、冰激凌等。可以想象,当孩子嚼着垃圾食品,在美滋滋的品尝得越来越笨,越来越丑,越来越抑郁,且脾气越来越坏时,当父母的该是何等得焦虑与无奈? 目前,我国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必须从家庭和幼儿园做起,从小事做起。如引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食物,少吃食品;多吃当地的应季食物,少吃异地的反季食物;能在家吃就不在外面吃等。

四、弘扬传统膳食文化

1.保护本土农、特产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民的饮食习惯,保护和发扬自己的传统食品文化,不仅有利于本土农产品的市场繁荣、节省人力、降低食品成本,还能保证食物的新鲜度。然而,由于食品工业化、商业化的迅速发展,洋快餐、洋西餐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遍地开花,这些被称之为“洋快餐”、“洋西餐”的新型食品,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他们通过广告的诱惑,市场的营销,逐渐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嗜好,改变我国以素食为主的传统膳食习惯,从小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2.膳食文化的传承。当前,贸易全球化对我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食文化的弘扬,扭曲了原本健康的东方饮食习惯,更影响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膳食文化,幼儿园的老师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共同实施食育的具体课题,如:开展以“好吃的食物”、“家乡的风味小吃摘自:毕业论文目录www.618jyw.com
”、“家乡的特产”等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课程,通过了解食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以及到达餐桌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食物的来源及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形式,扩展了视野,又增进了教师、幼儿、家长间的情感互动与文化交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言,幼儿食育比其他任何教育都更有潜力。家长和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食物的相关知识相结合,以应对当下食品方面的种种危机,以保护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的健康。
参考文献:
李里特.食育是国民健康的大事[J].中国保健营养.2012(25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1).
(作者单位:漳州市实验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