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育人“教书”“育人”,家校先行站

更新时间:2024-03-31 点赞:6662 浏览:219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说到家长和教师之间存在矛盾,很多人可能都会惊讶:教师和家长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会存在什么矛盾呢?你肯定是危言耸听吧。但当某日早晨我来到学校,亲眼目睹一个场景之后,我也确信了。
那日清晨,我来到学校后没有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听到了如泼妇般的怒骂声。我问了一下,才知道是一位家长在骂教师,骂学校。他的孩子在跟同伴的游戏中被划伤了脸,于是进来找教师。
但是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005年发生的教育事件,就不会惊讶了。其中最痛心的就是那位被家长亲手砍死的校长的事情了。是什么让我们这个以“尊师重道”著称的国度里,充满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呢?笔者从平时的工作、社会现象中有所感触,现来谈谈自己的拙见。
我觉得现在的教师在家长眼中的位置已不是“神圣”,教师在家长心中正向以下三个位置转换,这三个对立位置也正是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保姆”的位置

常能听到家长这样的“体贴话”——“老师,我家孩子就拜托您了,放在您班上我放心。”“老师,我家孩子太皮,他不听话您就打好了,打坏了没关系的。”……
常看到家长做这样的事——在各种节日,请主课教师吃饭,送各种礼品给教师……
姑且不说他们的话是真是假,不说他们的行为是对是错,我现在就想从他们的“做法”中来猜猜他们的“心愿”。
以前是家长对教师表示感激而送些小礼物,而现在家长是想通过送礼物让教师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为什么要送呢?其实,他们送出去的是一份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就好像是一个平衡的天平,很多家长想用礼物来改变平衡的责任。接受“话语”“礼物”的教师就处在了“保姆”的位置。“我给了你打、骂我孩子的权利,如果孩子还是没有教育好,就全是你的责任了。”“我送了礼物给你,你就好像是我家的保姆,你就得好好教育我家孩子,如果他没有进步,你要负全部责任。”而家长们以为自己的准备工作都做到了,于是就能卸下自己的教育责任,有了“反正有教师呢”的想法,而如果这个“高知识的保姆”没能教育好孩子呢?家长就有话可说了。

二、“歧视”的位置

只要教师请家长到学校去一下,很多家长都会想“我家的孩子又犯错误了吧”。为何家长会有这样的条件反射呢?因为长久以来,教师见到家长反馈的学生情况都是负面的,都是学生在学校最差的行为。其实,教师的本意是好的,是希望家长明白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和自己一起努力让孩子进步,但是在方法上就有偏颇了。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的,一两句批评听了,家长会很重视。而当这种批评出现过多时,家长就会难堪、羞愧,有的在教师面前就对孩子拳脚相加,有的则是回家后对孩子“好好教育”。同时,他们心里也渐渐地对教师反感了。有的可能还会想:我家孩子难道只有缺点吗?一点可取之地都没有吗?你这教师总说他不好,是不是你对我家孩子有偏见啊?心中的疙瘩把教师无形的移到了——“歧视”孩子的位置。

三、“债主”的位置

这个位置的产生往往是由贫困引起的。
学生上学要交书本费,而书学费的征收都是班主任教师进行的。于是,有些家长就认为教师就是“债主”,只会收钱。其实,教师真是有苦说不出。教师也想安安稳稳地教书,不理会那些“铜锈”,但是这些工作教师不做谁做呢?
有人会说,“那你们不好发挥奉献精神,资助一下贫困家庭吗?”大家应该知道教师也是社会中普通一员,也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他们也要生活。每年教师向社会交纳的贫困基金、失业保障金等也是很多的。如果农村普通教师的生活富裕了,他们也想像刘念友、刘湘清等优秀教师一样帮助无数的贫困家庭。
给教师“债主”的位置是家长的无意?还是教师本身的无奈?或是社会的无措?无论如何,这个位置贫困农村小学的教师已经背上了。
另外,我想对家长和教师们说:互相了解,沟通从心开始,矛盾可以化解。
家长和教师的联系就是学生。两者有共同的目的——教育好学生,两者的矛盾也是源于学生,矛盾的解决也要从学生身上入手。
打个比方,学生是小苗,家长是土地,教师是雨水,社会是空气。小苗的茁壮成长是靠三者共同承担的,缺一不可。双方都要明白自己的责任,不要想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具体来说,教师和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孩子肥沃的土地,营养的雨水

家长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人说,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就是家长。对于全家的希望,家长更要付出努力,阅读教育书籍充实自己,给孩子提供一块肥沃的土地。反观成功孩子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师的教育是相同的,而家长的教育确实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成就了一位位出类拔萃的精英。把孩子全权交给学校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从胎教到学前教育,从学前教育到幼教,从幼教到九年义务教育,家长所占的篇幅越来越多。因此,家长更要多多提高自己,为孩子准备一块“肥沃的土地”。
教师一直都是教育的执行者,本身有着更专业的教育知识。教师不能在各种诱惑环境中迷失自己,而要把自己专业的知识化为营养的雨水,认真浇灌每位孩子,让鲜花和小草都有雨水的滋润、阳光的照射。

二、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618jyw.com

土地与雨水的沟通
这让我想起“三个和尚”的故事,有时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就大。只有众人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分工,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家长和教师也是如此,两者只有经常沟通,互相了解,商讨正确的方法,然后一起来教育孩子才是明智之道。
土地和雨水要实事求是,根据小苗的特征——是稻谷,还是小麦,然后选择适合的方法、时间来浇灌。两者若在时间、机遇、事件上,有差错、矛盾,都会影响到小苗。表扬和批评要同时存在,只有都把小苗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来沟通,才能获得成功。
我看过一个故事很是感动。故事是:一个孩子在课外书籍上遇到一个问题,解答不出来,于是到学校询问教师。教师一看是有关生物方面的,自己也解答不出来,于是很真诚地对孩子说:“教师也不太了解。你父亲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回去可以询问他。同样教师也会去寻找答案。”第二天,教师收到那位父亲的一封信,信上说:“……这是那道题的答案。我希望由您来为我孩子解答,因为教师的地位形象是无人能代替的……”
这位教师的诚恳,这位家长的远见,两人之间的沟通,都让我很感动。这个故事虽然很平淡,但是这种出自“心灵”的理解,在当今社会却是十分需要和可贵的。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有很多原因,我的理解还很浅薄。只是我觉得,只要两者都有“为了学生成材”的宗旨,再在方法上加以注意,就没有什么矛盾是解决不了的,希望家长朋友们、教师朋友们能像土地与雨水一样,用最原始的合作培育健康的小苗。
(责编 高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