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例谈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4779 浏览:110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合作学习认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提倡教师与学生为“指导——参与”的关系。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它是对传统班级授课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的一种改变,是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生生交往为方式的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形式。
关键词:合作;师生互动;思考;优势互补
1002-7661(2013)17-040-02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即教师应该训练学生具备五个要素:积极的相互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的责任感、一定的交往技能、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会快乐竞争、自主学习。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事,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它既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又不否认个人的活动价值,而是使他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一、注重独立思考,避免肤浅

毫无疑问,只有先独立思考,才能提高合作学习过程的效率。独立思考应贯穿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否则,会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和“众声喧哗”的浮躁,使课堂陷入失控的尴尬,尤其是各小组中那些学习困难或能力一般的学生,更要注意使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它们称为“听众”。缺少独立思考,是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学习,是不可能使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
[案例1]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片断
师:“这回保罗又错了”,保罗错在哪里?请大家读读6——11自然段,自由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阅读、讨论、交流)
师:这段课文中出现了保罗、小男孩和小弟弟三个角色,请大家分组讨论怎样才能演好每一位角色,再在小组内分工演一演,看看谁演得更像。(学生分组讨论、表演)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为大家表演?(两个小组表演)
……
师:“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小男孩在屋里告诉了小弟弟什么呢?听了小男孩的话,小弟弟又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兄弟俩的对话,再演一演。(学生小组讨论、表演,组织全班评论)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在这个案例中,小组讨论在短短的时间内进行了两次,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环节,恐怕有些过了。语文课几乎成了表演课,表面热热闹闹,但是缺乏实效;而且在第二次讨论前,教师先把自己的思考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学生,从一定意义上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权利,使一部分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人云亦云,有的甚至会放弃发言的机会,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小组合作成为优等生和表演欲强的孩子的阵地,而那些学习困难、思维较慢的学生则失去了成长提高的机会。

二、把握时机及时引导点拨;立足于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提前作好预设,何时需要铺垫、指正?何时需要引导深入?只有将一切了然于心,才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点拨,才能对整个过程做到运筹帷幄,操控有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意识,要明白教师不仅是合作任务的制定者、情境的创设者,还是合作讨论的调控者、参与者、鼓励者、引导者和评价者,要注意提醒自己及时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案例2]
陶 校 长 的 演 讲
师:围绕“第一问”,我们可以提出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来思考、学习呢?大家自由读课文,动笔记一记。(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两分钟)
教师提示:先思考好的同学可以组成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没想好的接着读课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片刻,教师组织交流各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纷纷发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小结,表扬学生很会思考,接着出示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

1、陶校长问什么?2、为什么要这么问?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接下来,教师按这三个问题逐层理解“第一问”,课上得有条不紊,但学生似乎很沉默……
案例2中,教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所讨论的问题难易程度合适,时机比较恰当,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但是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却弃学生的思考于不顾,按自己的固有思路进行,这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设计的过于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因此学生难以体验到全心投入的和进一步深入合作探索的快乐,结果无法使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实效。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过分关注“既设教案”,不是“以生为主”,从学生的实际变现、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课堂调控,造成课堂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关注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进行适时点拨激发,应该是我们的一线教师经常关注的问题。

三、优势互补,提高合作效益

“小组活动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对学生分组时,要采取互补原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习惯、成绩等综合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使学习小组大致呈现“一优二中一后进”的结构,而且要“明确分工、职责轮流、平均得分。同荣共辱”,要保证组内每一个合作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和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同进步,教师要掌握“强化组内合作、带动组及竞争”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
当然,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发言的积极性和质量肯定会有较明显的差别,但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价值体现,感悟深刻的同学带动感悟浅的同学,感悟较浅的同学得到帮助,他们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碰撞,更有利于共同提高。
总之,合作学习的开展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完善,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我们在实践中还需要互相交流,深入学习,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真正使“人人进步”,让小学语文课堂闪现更为生动的灵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