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艾米浅析福克纳《献给艾米丽一朵玫瑰》中艾米丽象征经典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6611 浏览:160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虽不如《喧哗与骚动》那样喧哗,但是《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也是福克纳短片小说中重量级的一篇。文章大量采用象征手法是短短的文章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艾米丽更是如《红字》中的“A”一样具有多重象征。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文献研究法再度挖掘文中艾米丽的象征。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威廉·福克纳;象征
引言
威廉·福克纳(l897~1962)美国20世纪的文学巨匠,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创作长篇小说19篇,短篇小说75篇。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Yoknapatapha),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193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以下简称《献》),是福克纳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约克纳帕塔法(Yoknapatapha)世系”中第一篇以杰佛生镇为背景的小说(张炎 赵丹; 2007,23(7))。它是一部哥特式小说,恐怖的死亡、腐朽气息始终笼罩着整个文章,福克纳用凝练的笔触,错综的时间顺序以及丰富的象征手法为我们展示了没落贵族艾米丽的悲凉爱情故事,深刻反应了社会变迁时期南方中种植园经济的衰落后守旧贵族的复杂心态。福克纳说:“过去的日子,过去时代的逝去对我是一个悲痛和悲剧台的事情”(张炎 赵丹; 2007,23(7))。这种感情在《献》中有充分集中地流露。
文中的主人公爱米丽就是这一历史变革中数万美国南方守旧者的一个缩影,是福克纳的传话人,代言者。她代表着大势已去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及贵族势力,是旧秩序、旧道德准则的化身。而与此同时又是旧制度、旧观念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在《献》中,福克纳巧妙的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很大程度上的深化了这一主题,扩展了文章所囊括的内容。作为小说主人公的艾米丽更是如《红字》中的“A”一样具有多重象征。本文将在前人的基础上使用文献研究法再度挖掘文中艾米丽的象征。
艾米丽——福克纳的代言人
作为文章的主人公,艾米丽和福克纳有着相似或者相同的生活背景。他们都是出生在家道中落的美国南方古老贵族家庭。福克纳的祖父是家族中的传奇人物,他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政治家。他还是经营铁路的企业家,他修的铁路是当地惟一的铁路。是当地的传奇人物。而父亲则是公认的不肖子孙,虽然一直换工作,但是始终未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最终导致家境萧条。福克纳因为家境贫寒,十几岁辍学,后来成为密西西比大学的特殊学生(何树,苏友芬;175)。威廉·福克纳全名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但他弃绝不用父亲的名字卡斯伯特,而把家族巨人的名字威廉看成是自己真正的名字。他把自己看作是曾祖父的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模仿老上校生活。他应征入伍,参加英国皇家飞行大队,他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说,“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些都说明了福克纳对于老上校的仰慕,以及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
艾米丽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同样作为没落的贵族,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那份高高的的贵族精神,抱守着贵族式的生活——生活在曾经考究的大街,高高抬起的头颅(她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贵族式的生活用具(包着皮套子的沙发,镶金的拐杖头,金表)。艾米丽用自己的一生维护者即将逝去的南方文明,在古老的南方种植园文化即将被颠覆的环境中,她像是一个孤独的舞者,正如飞蛾扑火,在注定结局的故事中,用自己的火焰为逝去的南方文明献上了一首悲壮的挽歌。她用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维护和坚持着迫害和剥夺了她一切的南方旧传统思想和文化。
整篇小说充斥着哥特式小说特有的可怕的场面描写和令人作呕的语言,阴森的房子,昏暗的光线,冰冷的墙壁,以及令人窒息的气氛,然而正是这样阴森丑陋的描写,却暗含着作者对艾米丽深切的同情,对于一种消逝的文明的坚守,那种义无反顾的抗争中所透露出的人性的光辉的赞美,同时也表露了作者平静的外表下面隐藏着的对业已成为“过去”的南部文明深深的追忆和深切的缅怀,福克纳也正是借助爱米丽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已逝文明的惋惜,遗憾,而又无奈,从而也彰显出福可纳本人灵魂深处那份割舍不掉的南方情结(聂庆娟 范杰;2006,18(3))。
大势已去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及贵族势力,是旧秩序、旧道德准则
她居住在一条曾经考究的大街上,邻居们一的消失,房屋也被汽车间和轧棉机所取代。考究的大街上居住的是贵族,是种植园经济的参与者,然而当代表着北方工业文明的轧棉机等事物的席卷,周围的房屋一减少——种植园经济和贵族势力逐渐瓦解,大势减去——只有艾米丽小姐依然居住在那里,她成了南方种植园和贵族势力的遗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的死亡也代表了南方种植园文化的衰亡。
文章这样写道“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葬: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一四年某日镇长沙多里斯上校——也就是他下了一道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不得上街的命令——豁免了她一切应纳的税款起,期限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这是全镇沿袭下来对她的一种义务”。她被视作是“纪念碑”象征,她被全镇人义务免税一代代,这里艾米丽又是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
抵制新生活的南方人。
南方人根深蒂固的守旧情节和抵制新的生活是这篇文章一个隐含的主题。在这篇文章中,艾米丽成了数千万守旧者的缩影,是他们的代表。文章中用了大量的细节刻画了了守旧的艾米丽的形象。“那个上了年纪的黑人男仆把他们接待进阴暗的门厅,从那里再由楼梯上去,光线就更暗了。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不透气,这屋子长久没有人住了。”,“一条细细的金表链拖到腰部,落到腰带里去了”没有光线的黑暗屋子,落在腰带里的表代表着她想要忽视了时间的流逝,想要继续停留在过去富裕荣耀的贵族生活中。“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我在杰斐逊无税可交。” “可是,爱米丽小姐——” “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沙多里斯上校死了将近十年了)我在杰斐逊无税可纳。托比!”黑人应声而来。“把这些先生们请出去。” 艾米丽拒绝承认现任的镇长官员们,他们仿佛是自封的,而只有沙多里斯上校是正宗的,法定的镇长。她让催税人员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是她不知道这位“仁慈”市长的去世吗?不是的,她只是想留住自己的荣耀,留住自己的特权,活在伪贵族的世界里,活在自己心目中生活中,拒绝接受新的生活。“全镇实行免费邮递制度之后,只有爱米丽小姐一人拒绝在她门口钉上金属门牌号,附设一个邮件箱。她怎样也不理睬他们”她拒绝设立邮件箱,抵制新的文明和文化,顽固地“坚守”着过去的生活。 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的象征
文章中多处对于艾米丽肖像进行了详细描写,而这些描写为艾米丽设置了另一个形象—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顾红;2005,7(3))。“她的身架矮小,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在别的女人身上显得不过是丰满,而她却给人以肥大的感觉。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死尸,肿胀发白。”“等到他们回头又穿过草坪时,原来暗黑的一扇窗户亮起了灯:爱米丽小姐坐在那里,灯在她身后,她那挺直的身躯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偶像一样。”“她当时已三十出头,依然是个削肩细腰的女人,只是比往常更加清瘦了,一双黑眼冷酷高傲,脸上的肉在两边的太阳穴和眼窝处绷得很紧,那副面部表情是你想象中的灯塔守望人所应有的”“不时我们在楼底下的一个窗口——她显然是把楼上封闭起来了——见到她的身影,像神龛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躯干,我们说不上她是不是在看着我们。”仔细分析文章中出现这四次对艾米丽小姐形象的特写,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恐怖的哥特式色彩。艾米丽是不再是普通的人,而是被无限吹捧远离人间的神的形象,没有生命的气息,不食人间烟火,让人每读到此处有种冷飕飕的感觉。神的形象——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在无形中被赋予在了艾米丽身上。她好像是神但以我个人观点,她更像是南方文明的守墓人——神秘,恐怖,阴森,比英国作家狄更斯笔下的哈维莎姆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种过分的描写是不是也是福克纳的一种故意所为,是对艾米丽的一种怜惜,敬佩又拟或贬斥?
冲破束缚,大胆,勇敢的追求爱情的象征
父亲死后,艾米丽大病一场,然后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她的头发已经剪短,看上去像个姑娘”。三十岁风华已逝,青春不再的她不惜冲破了清教思想——贞洁、高贵——去追求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开始与拿日工资的北方佬交往。在南方长大的她当然知道与一个北方佬相恋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要冒多大的风险。然而她毫无顾忌地与巴伦驾车出游。渴望爱情幸福的爱米丽甘冒风险,在一片反对声中勇敢地和镇民们对峙,承受着异乎寻常的舆论压力而丝毫没有妥协。
残忍,性格扭曲的象征
与巴伦相恋后,艾米丽打破了镇上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她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传统的化身”,“义务的象征”,传统的“纪念碑”,而是“全镇的羞辱”,是“青年人的坏榜样”;他们叫来了浸礼教会,叫来了她的亲戚,但是艾米丽没有畏缩,而是坚强的挺了过来。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大伤心,艾米丽成为了“失贞弃妇”。悲痛欲绝的她最终走向了错误的道路:杀害了巴伦,成为了残忍的象征,最终被清教思想所毁灭,在黑暗的小屋中度过余生。
总结
象征的使用使这篇短短的小说更有了厚度,深度。一个孤单的身影,一朵在风雨中飘摇的玫瑰,一个单薄的身体用自己的青春乃至一生维护和坚持着迫害和剥夺了她一切的南方旧传统思想和文化。父亲的自私,小镇人的自私,愚蠢的南方清教思想就这样残害了一个少女的生活。我们再次为逝去的艾米丽献上一束玫瑰花。
[参考文献]
顾 红. 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象征手法赏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7(3):379—380.
何 树 苏友芬. 美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M]. 兴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 175.
[3]聂庆娟 范 杰. 一部美国南部文明的挽歌——析《献给艾米丽的玫 瑰花》[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
[4]王道水. 象征手法在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的应用[J]. 邵阳学报,2005,4(1):56.
[5]张 炎 赵 丹. 用文学象征来展示社会—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象征主义手法的成功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7)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