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提问小学美术提问有效性三个“度”书写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17023 浏览:717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小学美术 提问 有效性
0450-9889(2013)06A-0091-01
问题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强调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然而,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存在随意性,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问题是引起学生思考的载体,而问题的质量是能不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的关键。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教师提问必须注意三个“度”,以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提问要把握有效时机——体现“准度”

所谓提问要有“准度”,是指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要围绕一堂课的重难点,把握提问的时机。重难点把握准确,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造成课堂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提高问题的质量,以便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在上“山水画”的内容时,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导入阶段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和知识的准备。笔者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幅能反映家乡美丽山水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用什么方式将咱们美丽的家乡表现出来呢?在绘画时你准备画哪些景物呢?”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觉得家乡确实很美,该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出来。可是画什么好呢?于是激发了学生绘画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学生创作出作品后,笔者在课堂上将他们的画展示出来,让同学之间互评。互评之后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指出这些画的成功之处吗?你们觉得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改进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提问要引发多元思考——体现“广度”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到,美术教育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小学的美术教育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艺术家,因此在教学中不要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重视在美术欣赏和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发展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上《桥上桥下》一课时,笔者根据教学内摘自:毕业论文提纲范文www.618jyw.com
容,设计了以下的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学生思考的纬度:(1)同学们,桥不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2)从古至今,有哪些优秀、典型的桥梁设计呢?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桥梁设计师?(3)在当今世界上,你知道有哪些伟大的桥梁设计吗?这些桥梁分别在哪里?(4)我们当地有哪些桥梁的类型?通过以上的问题,学生展开了思考,并在问题的带动下,展开了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桥梁资料、图片等,开阔了视野,延伸了思维的角度。在进行了以上的准备后,再让学生画桥、设计桥、制作桥。由于学生有了丰富的积累,创作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提问要基于学生认知——把握“难度”

有效的课堂提问,前提必须是学生能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实际课堂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提问的难度过大,导致学生不知如何思考;或是难度过低,没有思考的价值。这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问题的“度”。对此,对于过难的问题,教师要通过问题的分解,搭建思维的台阶;对过于简单的问题要重新设计,适当增加难度,使学生“跳一跳才摘到桃”。
例如,在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内容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朋友们,商品包装色彩搭配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基本上没什么反应。对此,我进行了反思,觉得这一问题的设计过于笼统,从而导致学生不知如何思考。于是,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课堂上,笔者展示了使用普通的塑料袋包装的一盒糖果,然后问道:“小朋友们,这些糖果很好吃,但是如果就用这样的袋子装着,你们说会好卖吗?能卖个好价钱吗?”学生答:“不能。”师:“那么怎么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呢?”生:“要进行包装。”师:“现在请你们对这些糖果进行包装怎么样?”学生齐声说:“好啊!”于是笔者让学生思考在包装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色彩要怎么搭配等,顺利地引发了学生对商品包装色彩搭配的思考,学习效果很好。
总之,问题是教学的一种载体,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实现知识的落实、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有效设计,提高提问的艺术性,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责编 黎雪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