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诱发诱发学生“爱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库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22510 浏览:977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应更多地放在切合农村教学实际上来探讨,切实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积极性,形成爱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以“爱学”为基础,通往“会学”,走向“活学”的语文教学新境界。因此,要学生“爱学”,教师就必须在“诱”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爱学”。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选择最佳角度的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最佳角度的选择是对所教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将重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案。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学,更要注意考虑到学生现有水平和接受知识的客观实际,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教学。例如,《曹刿论战》是一篇以曹刿对齐鲁长勺之战的论述为主要内容,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我在分析本课时,采用了提“纲”释疑法,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弄清楚课文内容。我的具体做法是:以提“纲”设问三段三问题:“何以战?如何战?为何如此战?”学生以“纲”阅读,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从阅读中找出答案:“何以战——取信于民;如何战——谨慎用兵;为何如此战——把握战机。”这样,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能轻易地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再如,我教彭荆风小说《驿路梨花》,打破常规的文序,先以隐形线索“这小屋的主人是谁?”提出让学生阅读课文,用以果溯因法去寻求文章主题,更深刻地理解了显形线索“梨花”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避免了学生产生对语文的“难学”“厌学”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但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文本,深入领会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方法,方可奏效。

二、注意美感,诱发内在情感

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因素,充分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爱学”的情感,并且在欣赏美、理解美的过程中,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沟通,从而在和谐的美感中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范读课文的音韵美和讲读课文的鉴赏美更受我的青睐。因为这二者是最能诱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是促进学生爱学语文的成功的保证。
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经久不衰的范文佳作,每次范读之前,我都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章基调,让自己进入课文的角色中去,用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使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形象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对课文进行范读或朗读,分不同文体、不同要求,力求体现文体特点,诱发学生爱学。如王鲁彦散文《听潮》,是一篇极致情韵的抒情性散文。它有落潮的静谧,涨潮的雄壮,的“伟大的乐章”,可谓辞情并茂。教师范读课文若能很好地把握,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就能使课文内容在音韵美的感受中沁入学生的心田,泛起学生的求知欲。因为高级的音韵美,不仅爽于口,悦于身,而且易燃于心。我教学时就是注意抓住作者的情感线索,从声音的速度、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读出词语和句子蕴含的情韵,引导学生体物入微,探胜寻游幽,披文入情,进入境界。从“境”中见“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激发学生“爱”的感情,“学”的。要使学生“爱学”,不仅要靠音韵美来感染学生,而且还要求教师讲解时善于用形象说话,富有幽默感。我个人认为,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相当数量的词汇,了解学生生活实际,才会有通俗、幽默而又有十分生动感人的语言,才会使课文内容立起来,动起来。讲到水,水声入耳;讲到花,香气扑鼻,使学生心驰神往。如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温柔美丽公正的蔡芸芝老师,高傲搏击的海燕形象等,在教师的深情描述中,将永远铭刻在学生的心扉上。

三、点化特征语言,启迪情感灵性

特征语言指的是课文中用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组句方式以突出事物特征的语言。因其突出特征,不仅富有表现力,而且具有不可遏制的诱发力量,产生丰富而又深刻的形象感。我为了诱发学生的爱学,十分重视分析课文中一些形象性的语言,点化语言包含的深刻隽永的内涵,启迪情感灵性,激发学生对特征语言的美感。如王鲁彦的《听潮》一文中第八节“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色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声音居然有触觉的‘温柔’感,又居然有嗅觉和味觉上的‘芳醇’感,还有听觉和视觉上的感觉。”这特征语言,就是大海落潮时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宁静、安详,在此表现得很充分,其静谧美不言而见,强烈地碰撞着学生的心灵。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爱学”,抓住事物特征语言进行艺术再现尤为重要。

四、满足学生求异心理,积极参与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认识到,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往往隐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情感,那就是渴望参与教学活动,喜欢质疑,提不同的见解,满足好奇感,这就是求异心理,只有充分满足学生的求异心理,真正让学生从情感上参与教学活动,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教师分析讲解,起潜移默自考论文www.618jyw.com
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自学能力由此形成。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效果。(责编 张亚欣)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