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优化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科技

更新时间:2024-02-23 点赞:35913 浏览:16154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什么是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下,在教师的引导、合作中,根据自身条件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获得自身需要的知识,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地位;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1002-7661(2013)27-182-01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主体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计划的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多都是被动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与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确立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

一、重视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操作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所以我们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一切可以让学生操作的因素,积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借助操作,启动思维,促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明确算理,发现规律,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课前先让学生每人准备10个纽扣和10个盘子(纸膜)。在课堂上进行分纽扣游戏。游戏首先要求每个盘子里放的纽扣要同样多,可以放几盘?学生操作得很顺利,很快得出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如每盘放2个,可以放5盘;每盘放5个,可以放2盘,等等)。学生通过自身操作,得出多种结论,激起了兴趣,开始活跃起来了。
为此,教师接着要求:如果每盘放3个或4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很快动手分了,可是分得结果却出现了新情况,分不完。“每盘放3个,放3盘,还剩1个;每盘放4个,放2盘,可还剩2个。”学生第一次遇到“分不完”,心里有了疑惑,到底是自己分错了,还是怎么回事?心里很着急,都想知道原因。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学生都说“分不完”。于是,教师便扣紧问题,板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题。
当然,学生在操作实验之前,教师必须预先进行操作实验,以确定实验操作的程序,减少盲目性。操作中,教师要加强操作指导,以求实验结果的准确。操作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践上升为理论,使所操作过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不包办,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动手。这样既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又可以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二、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自觉自主地,聚精会神地开展学习和思维,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比如,在教授“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便别开生面地让学生考老师。“你们随口报一个数,我不用计算,立即就能回答你这个数能不能被2,3,5整除。”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考起了老师。教师逐一回答,准确无误,教室里出现一片赞叹声。这时,教师不失时地向学生交了底,“其实,并不是老师有多么聪明,只是老师掌握了规律,要是你们掌握了规律,一定会比老师算得更快,更准。”
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兴趣盎然的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从事学习与思考,不断地产生学习的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三、提出疑难,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疑惑的产生和消失,固然需要教师的讲授,阅读课本及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但最终要由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理解掌握知识来构成新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是创新的钥匙。
如在讲解“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这节课时,学生提出了能否求出几个数的最小公约数,最大公倍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学生的讨论,他们清楚地知道了,几个数的最小公约数永远是“1”,不需要求。公倍数中没有最大的,而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则是唯一的、确定的,并能通过计算解答出来的。学生通过疑惑的提出和消除,从不同角度,对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更为深刻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把原有的认知结构重新组合并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完成。
又如,一张长方形纸,用长作底面周长,宽作高围成长方体,或用宽作底面周长,长作高围成长方体,体积哪个大?教师要让学生去拼摆、质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有对地球是“天圆地方”的否定,才有地球是椭圆形球体的论证。有了学生不断质疑、解决,才有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愉悦。

四、强化感知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获得新知,提供充分的准确的感性材料,显示本质属性,引导学生参与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老师教给的教学结论,就不能牢固掌握知识,更不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因此,要重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教师请学生准备好学具,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它。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有多少个顶点?请学生数一数后得出结论。长方体的6个面,12条棱有什么特点?请学生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得出结论。这些虽很简单,却能使学生逐步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总之,只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促使每个学生自主发展,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