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动创新使课堂更加生动工作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23785 浏览:1078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流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竞争能力,因为他们要参加未来世纪的竞争,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人类的进步有所作为,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创造能力。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进程,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知识、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求新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也就是人们在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
而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光芒闪现。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这种思维,加强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帮助他们建立最佳智能结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日常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教材运用要灵活

1.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开启学生创新思维。新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课程标准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章,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是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现课内外沟通,拓宽学生思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
3.要因人而异使用教材,体现分层教学。同样的教材,由于学生的个体不同,我们的教学要求也要有所不一样,同一节课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方法要灵活

1.配乐朗读,引发联想,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儿童阅读活动,离不开其已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联想与想像。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文字信息与记忆中相似的生活信息组合,引发联想,启迪再造想像与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引路,诱发争议,激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或由此诱发的争议是创造力发展的激素。教学时,我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引路,诱发争议,让学生对同一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鼓励多元,自主评议,培养学生自主取舍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建议”。我觉得这条建议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把握”,允许“多元”实际上是对学生认识的肯定,也是为了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学生已经进入到“多元”的学习情景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评判,或者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作出适当选择和取舍呢?比如“称象”那个问题,除了“往船上装石头(曹冲的办法)”之外,学生还想出了“往船上装泥沙”“往船上装人(因为曹操有的是兵)”等办法,很明显“装人”比起“装泥沙”来更巧妙得多(因为既省力又省时)甚至比曹冲的装石头还来得明了。在类似的问题上,如果能够做到“多元”之后再加以“取舍”是不是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呢?
4.合理点拨,启发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点拨,启发想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很大的作用。

三、氛围要宽松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只有在和谐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真正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的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潜能。这就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新、求异,并且善于应用激励策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内部的创新动力机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要呵护学生的灵性。有人说“创造的灵性,创造的,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会创造而只会重复,那将是人类向动物的回归。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有许多扼杀学生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骂为“胡说八道”。这个老师的做法令人悲哀-唯一有些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地打击了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在课堂上我充分吸取的上一位教育者的失败,对学生既便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也要加以灵性的呵护,再引导。
创新,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创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他们的灵感,使学生顺应时代的需求,成为未来竞争中的佼佼者。所以语文课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知识点的脉络,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构筑知识的网络,把握纵横联系,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深厚的基础。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旺泉小学)
编辑/张俊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