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08 点赞:15440 浏览:68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的弊端日益突显。在教学理念上,传统教学夸大|教学论文网|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机制上,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惟一的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不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书本上的间接经验的传授,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多运用凯洛夫的“组织教学—温习检查—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基本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提出,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由西方传来的建构主义思潮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建构主义夸大|教学论文网|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夸大|教学论文网|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的几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中都极为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科间相互渗透,适合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区域性明显、时空跨度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要进行教学情境研究,首先要扬弃传统地理教学观,确立新型的建构主义教学观,遵循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学科上风,可以利用各种辅助手段,演示地理情境,如舆图|教育论文范文|、板画、地理模型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走进了教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第二,情境教学夸大|教学论文网|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法和能力。如创设递进问题情境,培养逻辑性思维;创设放射式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性思维;创设多变问惬情境,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创设质疑问题情境,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创设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等。第三,要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走进社会情境,鼓励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建构真实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第四,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作条件|教育论文网|。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情境性教学不需要独立于情境之外的测试,而是放在情境中评价。可以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实际分析操纵、调查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形式进行评价。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不能否定通过学习间接经验来迅速积累知识这一有效途径。因此,学习并不一定都要在具体情境中发生,可以因知识的种类而异。从总体上看,教学应该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本文的突破与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以此进行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中学地理教学涉及建构主义的论文近几年开始出现,但关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的文章未曾查到,应该说,这还是一个教学研究的新领域。我所做的这点工作,就算作敲开这一研究领域的引玉之砖吧。【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教学情境创设建构主义素质教育
【论文提纲】:中文摘要4-6英文摘要6-9一、中学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9-15(一)问题的提出9(二)素质教育理论9-10(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0-13(四)教学情境创设13-15二、我国情境性教学思想的发展15-16(一)我国古代情境教学思想15-16(二)我国情境教学研究现状16三、中学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6-18(一)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的必要性16-17(二)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研究的可行性17-18四、中学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研究的意义18-20(一)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的优化18-19(二)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和多种能力的培养19(三)有利于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科间相互渗透19-20五、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20-29(一)转变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情境创设研究20-221扬弃传统地理教学观20-212确立建构主义地理教学观21-22(二)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22-291运用教学手段,演示地理情境22-232采用案例教学,创设问题情境23-283组织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情境284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情感教育28-29六、情境创设效果评价29-31(一)课堂问答与练习30-31(二)实际分析与操纵31(三)调查报告与论文31七、情境创设应留意的问题31-33(一)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32(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32-33参考文献33-35附录35-39后记3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