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题高中数学解题中分类讨论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9338 浏览:3504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分类讨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解题策略,展现了归类整理与化整为零思想与方法。本文作者分析了高中数学分类讨论含义与解题步骤,探究了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中的常见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分类讨论策略;解题步骤;常见运用
1992-7711(2012)20-070-1

一、高中数学分类讨论含义与解题步骤

分类讨论不但是一个常见思想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即对数学问题研究与解题过程中,依据数学对象的自身属性共同点,可以把数学对象化为不同类型,再逐类加以研究、解决。其具体步骤如下:①明确讨论对象与研究全域;②科学分类,根据某一标准于比较基础上进行分类。“比较”为分类前提,而“分类”为比较结果。同时,分类时,做到不遗漏、不重复;③逐类进行讨论与求解;④小结归纳,整合结论。通过类讨论,认真比较后加以准确分类,从而将复杂问题得以严密化、完整化、清晰化的解答,提高解题效率。

二、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1.在数学运算与数学证明中的运用。

在数学证明或运算时,若不加以分类讨论,有时则无法证明结论,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已知{an}为首项是2,其公比是12的等比数列,而Sn是其前n项和。请求①以Sn来表示Sn+1;②是否存在自然数k与c,使Sk+1-cSk-c>2成立。
在解答问题②时,需进行分类讨论,也就是对双参数k与c加以分类讨论,进而得出结论。
解析 ①根据Sn=4(1-12n),可得出Sn+1=4(1-12n+1)=12Sn+2,其中,n∈N+。(2)若使Sk+1-cSk-c>2,仅需c-(32Sk-2)c-Sk<0
∵Sk=4(1-12k)<4
∴Sk-(32Sk-2)=2-12Sk>0,(k∈N+)
∴只需32Sk-2∵Sk+1>Sk,(k∈N+) ①
∴32Sk-2≥32S1-2=1
又Sk<4,所以需使①成立,c则只能为2或3
若c=2,∵S1=2,∴当k=1时,那么c若k≥2,∵32S2-2=52>c,
根据Sk∴若k≥2,32Sk-2>c,从而①不成立
若c=3,∵S1=2,S2=3,
∴当k=1,k=2时,c∵32S3-2=134>c,又32Sk-2<32Sk+1-2
∴当k≥3时,32Sk-2>c,从而①不成立
∴不存在自然数k与c,让Sk+1-cSk-c>2成立

2.有关不确定图形的运用。

在数学解题中,若图形、图像或点的位置不大明确,亦或有几种可能性,则需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像,其不同定点与最值等;不同的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直线与曲线,曲线与曲线间的关系,如相离、相切与相交;直线之间的三种关系,包含重合、平行、相交等。
例如:若k∈R,方程(8-k)x2+(k-4)y2=(k-4)(8-k)所表示的曲线是什么?对该题学生易于想到将原方程变为x2k-4+y28-k=1.然而这一变形则需注意k≠8且k≠4,而8-k与k-4的正负会导致曲线类别的不同,所以需要对k∈R加以分类讨论。此外,还需注意到其中的分界点,也就是k=6,所以正确的分类如下。
解题:1)当k=4时,原方程变成4x2=0,∴x=0,那么方程表示的为直线。
2)当k=8时,原方程变成4y2=0,∴y=0,那么方程表示的为直线。
3)当k≠8且k≠4时,方程变成x2k-4+y28-k=1
①若k<4,那么方程表示的为双曲线;②若4此外,还有在数学概念与数学定义上的运用,亦或在函数性质、数学公式、定理的限制条件上的运用。某些数学概念则是以分类进行定义的,亦或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当碰到这些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问题时,则需分类讨论。如直线斜率为k=tanα,其中的限制条件是α≠π2等。因而在设直线方程时,通常可以设直线斜率为k.但当直线垂直x轴时,此时直线没有斜率,则需另行分析。同时,在使用数学性质、数学法则、数学定理等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所以,在解题过程中,应考虑题设是否与数学公式、定理等条件相符合,这些情形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如果直线于两轴上的截距相同,一般可设直线方程:xa+ya=1,然而当a=0时,则需另行分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