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小结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6758 浏览:223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控。
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在的意义;也是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的学习。它与自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进行的。所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必须把自己的权威、主宰或中心的地位转变为指导和促进者的角色。这样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积极的课堂能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但怎样的课堂才算是积极的呢?研究证明,学生愿不愿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去学习都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努力寻求各种方法去满足学生的这些要求。
1、情绪安全感。让学生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是建立积极课堂环境的关键。学生在自己自主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在这个时候,要想使自主学习顺利的继续下去,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建立了积极的关系,就像一个充满关心与包容的大家庭。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有勇气公开自己的无知,以其获取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2、趣味性。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如果对学习毫无兴趣,很难想像他的学习会是自主的。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有意义的活动。教师在选择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及编排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设置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疑难情境。教师可设立一系列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信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第一,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可能发现学生的长处,给学生充分展现其长处的机会。第二,为学生寻找一个合适的学习榜样。为学生选取学习榜样时,最好选择与之学习成绩相当而近来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第三,言语说服。教师及家长的言语激励也有可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言语必须是可信的,并且在说服时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即说服性评价要略高于学生的能力。第四,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研究表明,在注重学习过程中,个体努力和理解并非与别人比较成绩的,这样学生为学习更努力,更愿意付出,学生的表现也更好,内在动力的作用也更大。所以,教师应提高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因为这有助于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4、归属感。教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与他人的联系是被尊重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支持是学生投入到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帮助。此外,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学生在校的归属感(如:接纳感、被尊重,同学、老师及其他人的支持)与学习动机、学生成就及在校内外的行为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及同伴关系的质量,而这些又有助于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并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尊重。

二、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

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自主,因此,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和支配权是非常必要的。
1、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自主学习者具有高度的学习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早学”,即学习的超前性。所以,“教师先讲,学生后学”势必会限制学生的这种能动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我们:在学生“已有发展区”之内的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师重点讲解学生自学困难的知识。
2、在课堂中的地位由讲转为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从他控到自控、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指导要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让学生逐渐由依赖学习过渡到独立学习。
3、把更多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理应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而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大都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而学生自主提问、表达异议等行为却微乎其微。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既给了学生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充分的自主权,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有必要向学生展示可行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程序,并对学生加以训练,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一下策略:
第一、自我评价与监控。在这一环节,学生对自己学习时间并不敏感,但教师如果让学生记录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他们才会如梦方醒。此外,自我测验,教师、同伴及家长的反馈都将有助于学生作自我评价。
第二、目标的设置和策略计划。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我评价与监控的结果,思考自己学习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对学生如何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并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学任务、设置有效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第三、策略执行与监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新策略进行持续的练习,并给予学生及时反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学会执行选定的策略。
第四、策略结果的监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机会评价新策略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分析新策略的使用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摒弃不合适的策略。
实践证明,学生采用以上学习方法,他们会获得比理解课程内容更有价值的东西;拥有大量的学习策略;拥有自主地应用和完善策略的自我调节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拥有接受学业任务的挑战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把这种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为此,教师需要具备一些关键的教学能力,如示范各种自主学习技能的使用和功效、坚持记录学生的进步、预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问题等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