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意识谈阅读教学中学生理由意识培养学年

更新时间:2024-03-14 点赞:4832 浏览:119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的学生“问”的能力、意识如何呢?我市在年度质量检测中,要求学生阅读短文后,“向老师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反馈结果表明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局限于字词理解方面,缺乏有价值的探究性、思考性的提问。其中相当部分的学生不会提问,提不出什么问题。这不由得引起了教师们的思考:这些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力哪里去了?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现就两个课堂实例进行比较,并谈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看法。
[案例1]
师:大家读了《琥珀》这篇课文以后,对什么问题最感兴趣?
生1: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问题指向蜘蛛和苍蝇都被裹在松脂中的原因。
生2: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问题指向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
教师一听这些问题出乎意料,忙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和课文没什么关系,还是我来提吧。请你们想一想,苍蝇和蜘蛛为什么会包在松脂里呢?”于是,学生不再提问,老老实实地回到教师问、学生答的轨道中。
[案例2]
师:大家刚刚读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生1:青蛙妈妈为什么把它的孩子扔在池塘里不管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活习性。
生2:我看小蝌蚪找到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妈妈,只能说找到一只青蛙。──问题指向文本的体裁。
生3:小蝌蚪长大后为什么和小时候不一样呢?──问题指向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的提问和看法,然后师生一起就这些问题研读课文,发表各自的意见,甚至想到了课后收集有关青蛙生长过程的资料图片。
从上述课例不难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极易从标准答案、教师权威和预定教案中“蒸发”。相反,只要我们像课例2中的教师那样用心去关注、倾听学生哪怕很幼稚的想法,他们就能张开探究双翅,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因此,我认为:

一、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学生源于:论文库www.618jyw.com
提出了教师缺少准备的问题。这说明随着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怎么办?

1.教师要保持对课堂中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

在课例1中,学生的问题其实已经指向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一起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为什么能经历沧海桑田变成化石的原因。可由于教师缺乏知识准备,也缺乏对有价值问题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抑制了学生提问的,因此也失去了组织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学习的机会。

2.教师要做好知识准备,善于引导问题,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

教师一方面要进行知识的“充电”,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对那些学生理解范围之外的问题,可以简要引导或暂时搁置,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请其他学科的教师给予解答,加强学科间的渗透和协作。如“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的问题就可以考虑请化学老师来解答。

3.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自己无知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在案例2中,教师敏感地把握住学生提问的闪光点,为他们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设契机、“开绿灯”,构建了一个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引导学生找准切入口,激发他们潜在的问题意识

1.从课题着手。

从课题着手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声”发问:什么呼声?为什么发出呼声?是一个人的呼声,还是代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孩子的呼声……然后导读课文,学生就可从总体上领悟到“呼声”的内涵,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的主旨。

2.在矛盾处探幽。

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教师可就这个关键句子引发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感到她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再组织学生进行基于以上问题的研读讨论和资料搜集,最终理解课文,形成自己的观点。

3.在文本“飞白处”发问。

让学生在飞白处发问,启发他们联系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联想。如古诗《寻隐者不遇》省略了哪些内容呢?“松下问童子”问的是什么呢?再让学生分小组读读想想、说说演演,在情境中体会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加深对文本意蕴的领悟。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学习向课外延伸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推理、猜测。在前面提到的《琥珀》一课中,教师可先让学生针对质疑的问题大胆猜测“松脂是怎么渗出来的”“松脂为什么不溶于水”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与形成这块奇特琥珀的联系;然后师生一起研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或就文中无法找到满意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到《百科知识》《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中,甚至利用网络寻求答案,对结果进行验证推测。这样既落实了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的新课程目标,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推理、猜测的思辨能力。
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是在行动中解读“以学生为本”“终身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做有心人,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会走出一条路子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