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14 点赞:6918 浏览:233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走进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关键词:信息技术; 科学教学; 有效整合
1006-3315(2013)02-088-001

一、信息技术在科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1.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小学生对科学事物的认识始于感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身等感官,把自然事物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2.学生思维训练的需要

科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科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瓶颈,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还能生动高效地把班级交流、小组讨论与“一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618jyw.com
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3.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助教,在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即质量和时间、精力的双重标准,也就是说要一看效果,二看效率(即时间消耗率),它认为在基本相同的教学效果下,如果师生实际所用的教学时间tT,则教学效率就低。

4.科学学科的“主体式教学”的需要

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的应用,是教育改革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在发扬优良教学传统下进行创新,是以开发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潜力为核心的创造性教育。

二、信息技术在科学学科的具体应用

1.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具体应用形式

1.1利用课件演示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多为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功能,大多采用ppt、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1.2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利用课件自学,根据课件的学习要求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辅导,更多的是扮演一名教学组织者的角色。
1.3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网页的形式放在internet网上(也可以是局域网上)由学习者点击相应的网页进行浏览,浏览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动画,也可以是交互功能很强的课件(flash就可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应用程序

2.1准备和指导阶段。安排一节课,介绍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大致课程内容和注意事项,然后将课题布置给学生,同时展开专题网页的设计制作。
2.2实施方案和探究学习阶段。让学生通过专题网站的浏览或上外网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整理筛选收集的资料,开展小组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具有自己见解的学习心得。
2.3评价、交流阶段。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学习心得进行阅读,组织学生通过专题报告会或主题演讲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
2.4教师总结阶段。重在考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观察视角,选用知识是否超前,所用方法是否独特,能否有合理的奇思妙想。总体上以鼓励为主,重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的帮助,但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问题

1.1学生收集资料能力及策略普遍不足

1.2理资料能力及策略普遍不足

1.3学生缺乏求知的

2.教师遇到的困难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电脑设备;课前准备;教师资讯能力的强弱;教学时间的问题。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几点做法

针对以上一些现象,教师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下面就以《我们的家园》一课为例说说我们的具体做法。
《我们的家园》一课可以通过网络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扩大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摄取量,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
2.分析问题,选择方案。面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老师和学生进行分析整理,选取合适可行的研究方案。
3.指导方法,合作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3.1教师课前自制网页——教师在制作网页时可以相对的将大量信息集中起来,并经过适当的筛选和处理,减少学生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3.2细心指导学习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明确了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在第一个层次的时候着重方法的指导,第二个层次着重于方法的应用,让学生自主研究。
3.3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将《我们的家园》的研究扩展到整个internet,从网络巨大的资源宝库中撷取信息。
3.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能力的局限,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通过BBS论坛、在线交流进行协作化学习的方法难以实施,但是可以通过学生下位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等形式来弥补。老师始终关注学生,引导讨论中心,协助学生发现;了解学生情况、回答学生疑问、协助学生学习,发展成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教师学生与计算机交互的多向互动模式。
4.综合活动,分享交流。学生利用在网络中获取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感想,完成一项作业,可在网页、电脑宣传画、调查报告、给市民的一封信、小论文、小动画、幻灯片等形式中,采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然后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共同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从本课的设计中可以发现对学生能力的不足,主要通过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收集的主题要明确,尽可能采用开放式的题目,避免只有单一的答案。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从图书电脑中进行资料的查找,并制成美丽的资料本,进行展示交流,以激励学生用心收集整理;善于利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徐乐佳.小学自然学科中“网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许文莉.浅谈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
[3]邱广兴.资讯科技融入自然学习领域之主题研究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