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学生学习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7124 浏览:235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是学生时代最基本的学科。因此,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前提。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质量的保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思维就活跃,想象就丰富,就易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关键。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将一些数学内容编进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师生编、讲、听达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主动地对数学进行学习和探索的目的。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有余数除法是教学的难点,这类除法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简化了运算,但是余数随着被除数、除数扩大(缩小)的倍数,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一点是学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618jyw.com
生难懂并且容易计算错误的地方。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老师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圆柱体实物,有饮料罐,水杯,饼干盒,月饼盒等,我也准备了茶叶盒。问学生:饮料厂的厂长委托我,招聘一名设计师,招聘要求: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饮料罐,小组同学合作学习,计算出做这样一个饮料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材料:比一比,看哪组的方法好,计算准确。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讨论得非常热烈,各抒己见,都在阐述着自己的方法。突然一个学生大声喊起来:“我找到方法了,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同学们豁然开朗,都在积极测量,认真计算,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一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的身边,在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愉快地获取了所学的知识。

三、构建充满激励的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由此我课堂教学中边教边激励,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例: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当小组同学表现最佳时,教师不但对个人进行鼓励,还对所在小组进行奖励,小组每表扬一次,教师就奖励一个小正方形,看哪组获得的正方形多?如:第2小组获得如下的“小正方形”奖励。
教师在课堂小结时提问:这个小组获得多少个小正方形?(8个),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数一数,第2小组共获几个正方形(11个)。把激励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既评价了哪个小组这节课表现好,又检查了学生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了事倍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总是开始于惊奇或疑惑,开始于矛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得根据教材内容给予一定的刺激,巧设悬念。如教学“小数点搬家”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黑板上写出了3个数“3、30、300”,问这3个数相等吗?谁能用等号连接这3个数?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使学生产生了疑惑,3个大小不等的数怎样用等号连接?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同时还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后有的说:3元=30角=300分;有的说3米=30分米=300厘米……老师又问:谁能加上同一个单位名称后,将这3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回答:3元=3.0元=3.00元……师又问:刚才像3元、3.0元、3.00元……这些数量是相等的,那么像3、3.0、3.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愉快地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学好数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的劳动”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发挥了集体的长处。从而促使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能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实现教学目标。其次,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在无形中都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当大家在一起交流、研讨时,带给自己的是永久的收获。自己也颇感欣慰。

二、同课异构-高效教学的助推器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或是由一位教师采取不同方式、不同教学设计连续执教的教研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展示各学校、各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在比较与鉴别中,更利于改革的推进及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同是一堂“行进间变向运球”的新授课,有些教师以基本的技术为授课手段,拓展游戏教学。有些教师以基本的技术为授课手段,拓展战术教学。不同风格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就有一定的差异性,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是落实高效备课的有效途径,因为有时候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并不代表实际的可行性。通过几种不同上课方案的实践之后,全体教师参与评课与反思活动,运用集体的智慧进行比对,分析每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让教师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同课异构”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它用理论诠释实践,用安全解读理论;它可以借鉴分享他人的成功案例,也能创造性的生成自己的案例,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这正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

三、教学沙龙-高效教学的加速器

传统的教研方式使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丧失,成为被动的聆听者,自由思想与个体意识被埋没;而教学沙龙这种教研方式则为教师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邀上几个同行,沏上一杯清茶,播放一段音乐,确定一个话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也在交流中汇聚与成熟。利用这一教研方式,教师们可以在“聊一聊”、“议一议”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课改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谈感情、议策略、找办法,进行互动式的探讨,这种真切开放的交流给教师带来的是最直接的心灵震撼与思想启迪。
教研沙龙的目的是给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共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因此,开展教研沙龙要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确定,切忌指令圈定,沙龙可由学校组织,也可由教师自发组织,可以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交流,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教师交流。由于教研沙龙是轻松的,因此切忌随意和肤浅。这就要求每次沙龙活动前应确定好研讨主题,明确活动的重点;沙龙的准备工作,包括发言人、主持人、地点、时间、形式等,要提前做实做细,力求实效,给教师带来实惠。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沙龙的总结与拓展,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得以宣传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学沙龙对有效教学的加速器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