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感受封面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6733 浏览:715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内容,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就要发掘教材内涵情感,在上课前要营造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作源于:www.618jyw.com
品的情感、并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心灵,从而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情感,陶冶,重视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情感对人们行为起着重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现在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体会。

1.挖掘教材内涵,陶冶学生情感

教师要钻研教材,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品所流露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挖掘出作品所蕴涵的真实情感,探求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倾向,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情怀,细腻情感,忧愤之思,贴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我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
因此,教师只有准确地掌握作品的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情感。

2.在新课导入中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

新颖独特的导入语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可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能使学生焕发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愿望。优美奇妙的导语,往往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入教学情境,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这样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

3.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情感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朗读信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感受相连接,更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声。通过有感情地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心随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怦然心动,体会作品中的苦与乐,忧与喜,思与怨。例如,有感情地朗读高尔基的《海燕》,这是一篇具有强烈感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作者以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把它当作一把利剑,划破黑暗,汲取光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也很自然进入了作者的思维空间,为进一步体会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因此说,朗读能使学生观其文,晓其理,知其情。

4.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

古人云:“情乎于辞。”语文作为语言文学课,它始于情终于情,因而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绘声绘色,绘情绘景,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语情”中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情趣,这时,学生的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不会再把语文课只看作是教师满堂灌,而是一种享受。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也最有利于学生口头能力的提高和书面表达能力迁移。因此,教师应尽量用新颖、优美、恰当、富有感彩的词汇结合自己的语言,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既有情有味,又有艺术性。这样,学生就爱学乐学,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自觉地溶入到语文教学情景之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进行《春》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运用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出坚韧的春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艳丽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既感受到生意盎然美好春光,又充满奋发向上的情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情写成的文章。全文冷竣如铁,热情如火,那悲壮、激昂的感情充满字里行间。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我深沉、悲愤、饱含感情朗读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一个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巨人形象巍然屹立于学生心目中。可见,语文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要进行周密的构思和精心的加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富于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充满感情语言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并得到美的熏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