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信心数学教学要培养学困生自信心中国

更新时间:2024-03-25 点赞:4593 浏览:1079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智力、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及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每个班级总会存在一些数学学业不良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表面上表现为成绩不佳,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的空白点多,解题技能技巧缺乏;在深层上则反映出数学思维品质的低下,如对具体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各种数学材料进行抽象概括,推理缺乏深度,解题思路狭窄,难进行认知迁移。思考总是反应迟钝,缺少独创性和对思维过程的调控能力。而在上述数学认知结构缺陷的背后,则更进一步隐藏着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不良,对数学学习无兴趣,没有积极要求上进和奋起直追的学习动机,缺乏刚毅顽强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刻苦学习的意志力等。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思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认知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学习过程的两个方面。学困生由于智力因素发展缓慢,导致了非智力因素发育不良,而后者又反过来造成智力因素的进一步恶化。由此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这些学生最终在自暴自弃中成为数学学习的真正失败者,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前途。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们大多只强调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把培养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敏捷性等品质作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突破口。但经验表现,这种方法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来说效果并不佳。倒是需要采取另一种方法,即把克服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厌学和畏难的心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作为突破口。采用下述做法能取得相当的成效。

一、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使他们从“失败者”转变为“成功者”

学生一旦成为学困生,在班集体中便会逐渐居于不利地位,很容易受到同学的冷淡甚至歧视,从而影响对自我的正确评价,自卑情绪与厌学倾向便油然而生。自卑情绪总是和多次的失败相联系,而自信心则是成功的必然情感体验。因此,要恢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首要的一步是创设让这些学生有表现自己能力和学识的情境,让他们品尝到过去不曾享受到的成功的愉悦。

二、创设情境,不断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是互为作用、互为因果的。对数学缺乏兴趣必定导致数学成绩下降,而不良的成绩又会加重厌学情绪。许多优秀教师把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作为转变学业不良学生工作的重点。

三、填补双基缺陷,完善认知结构

如前所述,学生认知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制约性往往导致两者或相互循环恶化,或共同良性发展。如果说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基于认知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的话,那么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则应以认知因素的发展为前提。如果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思维品质为核心的认知因素作支撑,那么,任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困生自信心时,必须同时加强原有知识技能缺陷的弥补,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总之,对学业不良学生每个学习环节中所学的知识和理解、掌握的程度都要及时了解、及时检查,一点也不能放过,从而促进他们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提高。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