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德育以调查问卷看中职德育教学不足及应对对策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15106 浏览:608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青少年德育教育问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先后颁布了若干关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不可谓不重视。作为一所培养中等卫生技术人才的学校,我校也在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德育教学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了解我校德育教学的效果,笔者作了专门的调查研究。

1.调研的方法和过程

1.1调研对象:所任课的护理专业班级的学生,其中,一年级的占60%,二年级的占40%。

1.2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1.3调研内容:德育教学、责任与道德义务的认知和理解、道德行为规则与“善与恶”的认知和理解、道德自律认知与自律承诺等。

2..统计的结果

2.1生源地、性别、年龄构成

来自城区的学生占25%,来自乡镇和农村的为75%。女生为98%,男生仅为2%。平均年龄为16.36岁;年龄以1

6、17岁为主,分别占到了40%、38%。

2.2德育教学的效果及作用

在德育教学方面,9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德育课形式、手段还比较单一;95%的学生认为德育课过于关注灌输和考试,缺乏亲身参与体验。88%的学生希望德育课能有助于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2.3责任与道德义务的认知和理解

40%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对责任的理解也比较深刻,37%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责任心还不够,对其理解也不够深刻,2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责任的理解比较差,也不一定有责任心。
对于“是否能够完成道德义务范围内的事情”的调查数据显示,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2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道德义务的理解很到位,也会很好地去完成义务之内的事情,3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义务的理解比较好,会去完成义务之内的事情,24%的学生表示对道德义务的理解不够,说不好会不会主动完成,13%认为不会主动去完成义务之内的事情。

2.4道德行为规则与“善与恶”的认知和理解

22%的学生认为自己对道德规则理解得很好,40%的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有一定的理解,还有38%的承认自己不能或者不能很好的理解。
对于是否有较强的“是非判断力能力”的调查数据显示,有12%的学生承认自己不具备很好的是非判断能力,3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是非判断力不够好,39%的认为自己的判断能力比较好,只有17%的认为自己具备比较强的是非判断能力。

2.5道德自律认知与自律承诺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遇到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考验时,能够按职业与社会规范决定自己的立场,28%的学生表示可能有所犹豫,但还是可以遵从,38%的表示不一定,还有19%的学生表示自己可能不会。
在关于“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你是否可以自觉遵守道德规则”的问题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表示不能自觉遵守,37%的学生表示可能不会自觉遵守,32%的学生表示会自觉遵守,还有14%的学生表示肯定会自觉遵守。

3.结果与原因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道德自律承诺偏低,道德认知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在道德义务的认知与理解、道德的是非判断能力方面需要特别关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3.1德育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摆脱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过去的模式化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固守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把生动复杂的德育教学活动局限在固定狭窄的框架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和考试。以学科考试分数作为教育得失的唯坐标,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学习方法的习得,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3.2德育教材不够完善系统。

我们都知道一点,学校德育工作切忌零敲碎打,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和一条清晰的线索,纵观当今德育教材,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的。目前,我校的德育教学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过分关注形成化的习惯,而忽略了本质性习惯,也就是说少于挖掘习惯背后人性。如很多时候我们不断的教学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于是就讲了很多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但是我们却很少教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深入到礼貌背后的孝心和恭敬心。二是德育教学过于功利化,它们多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为出发点,殊不知这样做已犯下一个大错:如果学生没有携带道德一起出发,那么她跑得越远就越危险。
4.建议
教学实践结果告诉我们,德育教学不仅仅是上完一门德育课即可了事。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成长为一名有道德,有修养,利人利己的人。为此,笔者认为:

4.1必须改变德育教学重“说”轻“做”的做法。

德育教学必须是关注人的教育,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牢固树立德才兼备,才以德为基础的思想。要摒弃空洞的无处捉摸地说教,从重“说”转到重“做”上。在实际操作上,要化、生活化,完善德育教学的内容,通过广泛、多样的社会实践来实施德育教学,要实施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方法。把“以人为本”具体到实际的生活中,具体到每一件小事,实施起来就有章可循,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4.2必须重视传统德育教材的作用。

对于德育教学来说,选择一本合适的德育教材,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然而在当今大部分学校却缺少一本较为实用德育教材,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已断代上百年之久了。近年来全国又兴起了国学热,有些学校把其中的一些经典用作学校的德育的教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计划把《弟子规》作为德育教材在所任课的班级进行试点。
《弟子规》以“孝”为线索,以“孝、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容要点,具体而详尽地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为我们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明晰的线索和系统严谨的内容,为学生确立了明确的道德观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提出了许多具体可执行的方案,是一本学生德育的上等教材。
以上是通过对本校部分班级学生德育教学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提出的思考,希望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