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浅谈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5365 浏览:173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思维的人,并使其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其次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三是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业务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塑造良师形象,力求通过身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五是将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德育 教育
新课改倡导的是“人性化”教育,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在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德为素质之基,为人之本。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思维的人,并使其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提倡他们的个性表达,关注他们的独特见解。只要有闪光点,哪怕只有一点儿,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尊重其个性的发展。张扬个性风采和创新思想,增强自信心。

二、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其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创作动机,要么阐明某种观点,要么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要做到水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小学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课文中写到伯父教育我读书不认真时有这样一段鲁迅先生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教这段话时,要让同学们明白伯父表面是在笑,但实质上是在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教育下一代人要认真读书,感受到他不同一般人的教育方法。接着写到的伯父送给我两本书,让学生体会到伯父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从而融入少为自己想,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三、言传身教,提高德育渗透力

要育人须先自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说教、甚至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可取代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自身形象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品格、仪表、情感都给学生以表率作用。通过学生耳濡目染,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也行”,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大多数学生总把教师看做接近者中最正确、最博学、最道德、最崇拜的人。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业务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塑造良师形象,力求通过身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教师自己从课文中受到感动,才能把课文中的情感点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对文中的精神境界有所向往,才可能使学生确立学习仿效的决心,实现知、情、义、行的良好结合,从而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使德育渗透更有力度。

四、以情动人,不吝啬鼓励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1、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办法。教师要不吝啬自己鼓励的语言,不间断的给学生鼓励,少批评。要尽可能的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化着动力,朝着目标努力奋进。
2、以情感激励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因为兴趣是同人们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让人动之以情的东西是最让人感兴趣的,更能激发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要创设情景教育,不要只单纯的用语言来教育学生,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的参与整个的德育教育之中。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就会轻松愉快的接受德育教育。

五、将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德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所以。除了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导之以行。比如在渗透学生注重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时,在当堂课结束时可叫同学们的座位上有没有垃圾,如果有我们改怎么办,同学们便捡起垃圾,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只有德育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人与人之间才有更多的关怀,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和谐,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世界就会成为更加美好的人间。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