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政治课浅谈初中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35471 浏览:15979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重点提出可行的提高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政治,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引着所有中小学教师改变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40分钟效益,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我结合自身所教学科,近年来摸索并实践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改模式,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谈几点个人浅见。

1.撤讲台,围课桌,从形式上形成小组合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上师生都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领地”——教师的三尺讲台,学生的一套桌椅。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则按“秧田式”高矮顺序、男女生搭配整齐排列。
传统的座位编排不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落实,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得不到彰显。长此下去,学生被动听、机械重复,教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得不到彻底的变革。
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让学生从形式上形成围坐式,教师也要从三尺讲台上走到小组中,师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学生也在围坐中感受到学习的氛围,主动承担起学习的任务。

2.合理的小组编排让小组合作有效

在现实的小组编排和分组中,让前后桌4人为一组,或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或按男女生数量等编排都不利于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状况、学习潜能等方面的情况。我坚持以下分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男女生搭配。和谐的人际交往,青少年交往的心理需求,使得男女生搭配分组更能显示女生的耐心、细腻、倾听以及男生的凝练、简洁和深刻。最终让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生机勃勃。
个性差异互补搭配。主要让性格活泼开朗和内秀的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从而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成绩优劣搭配。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会有差距,让学习成绩好、中、差不同等级的学生形成小组,能起到“生强生”、“生教生”的优势,缩小和避免班级成绩两级分化的情况,也能使厌学情绪、后进生得到有效控制。
质和量的搭配。以上三个搭配原则强调小组的质要均衡。此外,小组人数的选择也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因素之一。根据几年的实际操作,我认为,班级人数少于40人的宜采用4~5人组,班级人数多于40人的宜采用5~6人组,小组总量控制在8个以内,超过8个小组则不利于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管理。
只有质和量的有机结合搭配分组,才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问题设计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富有成效的核心

课前预习问题: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基本知识梳理,资料查找等。
课堂讨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的“问题”,把具有开放性、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这些问题可以是一定的时政性材料或是现实生活的背景,并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目标指向,它们没有书本上的现成答案,它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探索,因而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得到解决,这样会把学生带入一种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课堂讨论中,特别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知识的重点、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问题设计具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习惯。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然后分析它们的具体侵权行为,最后归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使学生逐步掌握和应用知识。
课后巩固问题:着重考虑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学完《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课后,小组利用周末进行消费维权意识的小调查。这样的问题,不是每节课内容都要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处理。

4.小组成员职责明确,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所得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最终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其重要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评价员等角色。为了让每一名同学获得均衡发展,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互调角色,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各个角色都有体验。
小组长。他的任务是指挥小组开展活动,负责小组所有的成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可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决议、讨论结果。可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字迹清楚的学生担任。
发言人。负责重述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结论,并演示合作成果。可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评价员。对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并监督本组的纪律。可选择责任心、自律性较强的同学担任。
进行这样责任分工,学生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每个学生都清楚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小组成员间是互相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必须共同实现小组学习目标。责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都充实有效。
综上所述,有效的分组、有效的设问、有效的讨论、有效的分工,才能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终构建高效的课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