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诉求语文教学心理诉求与课堂教学结构调整

更新时间:2024-04-20 点赞:14608 浏览:5944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小学语文是实施未来教学和从事学习、工作的基础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了解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科学合理调整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场所就在课堂,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的永恒课题。良好的语文教学可以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结构优化、激发兴趣、熟读成诵、思维训练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心理诉求结构调整

一、围绕心理诉求调整课堂教学结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习语文知识积极性,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做到劳逸结合,讲练结合,从而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这一段时间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另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常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理想的导入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美的情境,能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有力地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兴致勃勃,乐在其中,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让学生对课题中的标点符号引起注意发现问题,进行思考阅读,就能很快地把握课文的中心。教授新知是一堂课的最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里学生的思维已进入最佳活动状态,因此是讲授教学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最佳时间,调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和精心利用教具、学具、电教等手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负担,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二、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的求知心理是发展变化着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老师认真专研教材,发现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一厢情愿地把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从而失落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在于兴趣。一个人倘若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心力专一,全神贯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人就是在兴趣的驱使下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的。兴趣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所固有的趣味性因素,语文课的内容有源于:论文发表网www.618jyw.com
极其富于趣味的东西,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的。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能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在教学中应不断点燃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引导他们的思维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阅读基础训练促进语感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从写作还是提高语文素养的角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阅读涵盖精读和泛读两个方面,对于一些符合学习年龄特点的学习喜欢的名家名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精读,让他们含英咀华品真味。叶老在谈到语感训练说:“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无非要找到一些语言文字,意义和情味同他的旨趣恰相贴合。”“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因此要使学生“接近作者的旨趣”,获得丰富的语感,只有引导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精读细研,改变无目的“漫读”为定向择优的“选读”,变食而不化的“吞读”为质疑问难的“攻读”,变“随意变动”、违背阅读规律的阅读“盲点”为“自主阅读”、体现阅读规律的阅读“亮点”,帮助学生品词析句、诵读、内化积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的窗口,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的春光,由一滴海水见到无垠的大海,使学生的语感不断走向丰富。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有效指导和培养好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熟读成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不然,学生即使认真朗读课文,对其内容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到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激动之情难以产生。所以,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可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涵的情感,然后练读,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支持质疑探究心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学习如果没有疑问,只是一味地对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就难以有真正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对于同一个字词,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忆、去理解,然后介绍给大家,以寻求最佳记忆方法。对同一篇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按不同的线索去分段,以发展学生思维上的求异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提问,倡导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优化。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会思考的人,一定是是不会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当然,质疑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学生必能在质疑中掌握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断优化课堂结构、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诵读训练、拓展思维空间,实时总结经验教训,对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所得的一些体会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充分了解学生的求知心理,教师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语文基础,培养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