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品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11544 浏览:46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1-0568(2012)25-0064-02

一、理由浅析

1.家长的呵护惯坏了孩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得越来越前卫,但受教育的程度又决定了他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由关心变成了溺爱。对于留守孩子,因为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家长便把自己对孩子的关心通过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求来体现。特别是留守孩子的监护人,往往是爷爷奶奶等隔代长辈,对这些留守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听之任之,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为所欲为的品性。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简单粗暴,“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这都造成了孩子心理的畸形进展。林崇德在《品德进展心理学》中说:“儿童的品德是以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以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以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以服以型向习惯型过渡。”在孩子品德形成的过渡阶段,家长们却未能加以正确引导,致使孩子品德的“质变”向不良方向进展。
2.社会的影响转变了孩子。革新开放的大潮已涌向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转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然而,一系列不良因素也随之而来,逐渐影响到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们。许多经营场所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根本不考虑社会责任。当前,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来整顿校园周边环境,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开设网吧、迪厅等娱乐营业场所。以客观上来讲,似乎转变了学校周边的环境,但学生多走几分钟路其结果还是一样,这样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收效甚微。
3.新型教育方式使孩子无法适应。为了适应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进展新秩序,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广大青少年向正确的健康的方向进展,但现实却不容乐观。
(1)教师、学生难以适应全新的教育方式。近年来,随着新课程革新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的形成,特别是教师“打板子”式教育方式的禁止,使广大农村教师及学生都难以适应。相关政策的出台,教师对学生必须“微笑服务”,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这对于家庭教育良好的城市孩子来说很奏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孩子的眼中,他们认为老师在“宠爱”他们,老师很“懦弱”,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他们顽皮的天性,老师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再加上许多家长对教师不能体罚学生的一知半解,教师对学生批评重了都可能招致学生家长的“攻击”。在某农村小学,一学生在课堂上捣蛋,屡教不听,最后老师请他站在教室外面等候单独教育,没想到这个学生走出教室径直跑回了家。该学生的母亲知道后立马赶到学校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通乱骂,找到了此任课教师又是一阵厮打,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羞辱老师,并扬言要告到县教育局。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不妥之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但这位家长的做法更令人心痛。这不能不算是当前教育的一大缺失。
(2)传统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在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学生分数的高低便是教师“能”的全面体现。教学成绩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教师们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落聘,不得不重新扛起“应试教育”的大旗,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片面执行使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不得不正视现实利益。特别是近年来,小学入学高峰期已过,中学入学高峰期也即将过去,国家教育部根据学生人数划定了教师编制,超编教师越来越多,这以表面上来看似乎为中小学校配备了足够的师资,然而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学校布局很不合理,村小到处都是,一名教师任教几个年级或一人一校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如果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农村小学每23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那么一所150名学生的学校最多只能配备7名教师,而仅靠这7名教师是无法授好7个教学班的课程的。即使语、数、外勉强开设了,那么像音、体、美等其他课程就无法正常进行讲授。另外,农村学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制约着德育活动的开展。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根本就没有诸如青少年宫、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等德育活动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水平不高,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德育建设的深层次要求。

二、对策倡议

1.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活力。当前,学生一直在接受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而社会、家庭教育似乎与学校教育做着背道而驰的工作,不利于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作为留守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一定要肩负起转变这种近况的责任。学校应定期与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沟通,根据监护人不同的文化程度、思想品德修养以及不同的教育态度和策略、家庭环境等,与他们一道探讨教育留守孩子的最佳着力点,并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使他们为留守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应建立多元的、开放的教育系统,逐渐形成“教育社会化”的方式,不仅把学校向社会开放,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都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在教育方向上保持一致,贯彻教育方针,确实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为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
2.革新对学校、教师的评价机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校长的考核必须多元化,坚决转变那种以教学质量为主、发生安全事故一票否决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当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校长迫于上面的压力和自己的利益对教师的考核也一样简单、呆板。学生成绩虽然采取了等级制的评分制(即优、良、及格、不及格),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根据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升学率来决定,以而迫使任课教师不惜一切代价抓文化成绩。教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校长及教师的考核,应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是否有文化,更应把是否教育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3.加速学校布局调整,推动教育均衡进展。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资金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很差,再加上学校分布零散,严重制约着学校各方面的进展。上级相关部门应该充分保证教育资金专款专用,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合格学校建设力度,推动教育均衡进展,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必须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具有“五室一站”,即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活动室及广播站。我们不能再让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育的时代,我们应让少数民族地区山里娃能跟上时代进展的步伐。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孩子的品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孩子的进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宣传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进展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