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隐性优化一日活动避开隐性浪费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4268 浏览:120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据现状调查,全日制幼儿每天在园时间约为9小时左右,而教师组织活动时间约为6小时,且这6小时还不能保证全部有效,还存在着时间的隐性浪费,如:教师点名,分发本子,物品等。其余3小时中大部分时间为幼儿在无所事事、等待的过程中渡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妨碍了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活动。经常让幼儿等待是不尊重幼儿的意愿,损伤了幼儿的自尊心,使他们慢慢产生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对自我失去信心,对活动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位名人说过: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令人后悔的是时间。”的确,时间飞逝的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在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时间又何尝不是极其珍贵的教育资源呢?幼儿就是在悄然流逝的时间中学习、探究和体验,一切有意义的学习经验都需要以时间为代价而获得。《纲要》指出:“合理安排幼儿在园时间,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 如何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现象,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提高一日活动的保教质量,引导幼儿更快乐、更自主地成长,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集体活动,一个是自由活动,而这两方面都存在大量的隐性浪费。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去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隐性浪费”去优化幼儿的一日活动?

一、集体活动——让教师做有备之人

幼儿园的活动以游戏为主,但在组织活动时一般还是采取集体教学的手段,然后插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因此保证每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将是我们每位教师切实追求的目标。何谓有效?有效主要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幼儿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就在我们极力追求这一有效目标的同时,很多老师在实施时忽略了一个现象,即在集体活动中,时间安排上的隐性浪费。而引起隐性浪费的原因也是多种的。

(一)准备不充分是导致时间浪费必然原因

1.物质材料准备不充分

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准备。如果教师不精心做好这个准备,必将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师的教具、幼儿的学具,都应充分的考虑如何合理摆放,便于教师取放和幼儿的收放。

2.知识经验准备不充分

有些教师由于在选材时对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水平考虑不周或把握不准,就会造成活动中启而不发、冷场等现象的发生,达不到师幼互动的效果,也会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

(二)过程不灵活是造就时间浪费的最终归宿

1.活动导入环节过于冗长:在主题活动展示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导入过程让幼儿说展板、说知识来源,或者说知识性的重复,用简单的原理让幼儿不停的揣测和捉摸,这种反复的教育造成了时间的隐性浪费,大大降低了幼儿学习的有效性。
2.活动实施过于死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预设过程,不关注幼儿的活动表现,缺乏教育机智,不关注幼儿积极的反应,于是有幼儿无数次地举手、又无数次地放下,无数次地兴奋、又无数次地失望,而教师则一如既往地按计划实施,是幼儿在一次次没有被老师选中而沮丧,兴趣减弱,甚至不关注此活动,也造成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三)教学活动中存在“吃不饱”的现象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倾向、学习方式和原有经验上都存在差异,教师若只注重大多数幼儿,就会在活动中出现有幼儿“吃不饱”的现象。这一部分幼儿在完成教师的目标后就会无所事事,给他们造成了一种隐性的时间浪费。

二、过渡环节——让幼儿做活动主人

过渡环节是一种自由的、自主性的活动,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合理安排能够有效地改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变一些不合理现象,它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衔接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避免过渡环节的隐性浪费呢?

(一)提高认识,树立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

教师要有“避免时间隐性浪费”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巧妙设计过渡环节,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在活动衔接中要轻松自然,减少不必要的隐性浪费,提供给幼儿公平的体验机会,尽可能地减少等待。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中应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过度环节时间的隐性浪费。
如果教师把时间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看待,创造性的组织活动,就可以把有可能浪费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变消极等待为积极活动,从而科学、有效的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

(二)弹性安排,减少消极的等待时间

教师应经常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改进活动的组织策略,变化教学形式,不单向地、盲目地跟随原定计划成为时间的奴隶,活动安排要有“弹性”,结构宽松些,不必每个环节都“丝丝入扣”统一行动。在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作灵活的调整,使之既不影响孩子形成秩序,又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教师必须变谈话多、排队多、等待多、室内活动多为自由活动多;改管得多为放的多;集体活动多为小组、个人活动多。美术活动上让先完成绘画的幼儿自由选择分散活动,可看书、可互相参观作品……一日活动的安排中还可以将点心和午餐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并在一起,让先吃完点心或午餐的幼儿自由结伴玩。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幼儿无聊等待的现象。当孩子意识到只要不磨磨蹭蹭,珍惜时间就能轻松进入下一环节,孩子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三)适度照顾,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照顾幼儿是教师的责任,但照顾不等于包办代替。在幼儿园保教管理中明确提到: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我们常常说家长有怕麻烦的心理是事事包办代替,而教师中虽然有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但也是“怕麻烦”的心理常常使这一思想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教这孩子穿裤子都教了这么久还不会,算了还是帮他穿得了”“我都准备带其他小朋友进行户外游戏了,他怎么还没从午睡室出来,还是我过去帮他吧”……教师什么都不放心,都要去过问和催促,这样的“照顾”肯定会造成大部分幼儿的等待,不仅浪费了时间,长此以往形成了幼儿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孩子自立精神的形成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把握好照顾的“度”,才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
避免“隐性浪费”,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今天的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实践结果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运用于今后,而要随着变化着的条件持续不断地更改和优化,以更大程度低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功能,提高教育效能,促进幼儿更好地、真正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