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语文作业 提高语文素养

更新时间:2024-04-08 点赞:5998 浏览:206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及多元智能论述为指导,优化语文作业设计,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优化设计;多元性评价;作业设计
1009-5071(2012)07-0142-0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述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体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策略。作业是学生预习、听课、练习、系统小结等学习历程的中间环节,是巩固所学知识和保持学习进步的关键一步。然而,纵观教师平时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学生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大多服以教师的指挥,缺乏个性和创造力,沦为作业的傀儡。
由此,我们必须本着“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的成长”的目标,反思作业观,反思智力观,理解多元智力的结构,认真探讨学生的作业规律,优化作业训练,使其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调控课堂教学,以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作业设计的五个特性
1.1 层次性:针对学生的差别,作业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得不同进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以而提升语文能力。由此,在语文作业布置中,笔者尝试将作业分为三种类型的星级练习:
①必做题(必须做的基础知识题,用三颗五角星标记)
②选做题(侧重于能力巩固提升,用四颗五角星标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做,一般为两选一)
③探究题(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革新,用五颗星标记)
这种作业的弹性设计,给了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通过有效选择,扬长避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实力。
1.2 实践性:多元智能论述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我们常常说的“生活即语文”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由此,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广阔的语文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以而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1.3 趣味性。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而学生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历程中去,也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然而,传统的语文作业大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方式,这样的作业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然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加才干的成功乐趣。
1.4 探究性。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讨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也要注意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进展的人。
2 作业布置把握四个尺度
作业布置的“四个尺度”是指数量限度、时间长度、知识跨度、难易程度。要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协调好四者之间的联系,将“度”制约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推动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素养的提升。
2.1 数量限度:作业布置要严格制约学生作业总量:作业量太大容易使学生丧失对作业应有的良好情绪,造成兴趣衰退,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作业量过少,学生浅学辄止,也难以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
2.2 时间长度:作业布置要谨慎斟酌学生作业时间:作业所需时间过长,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就会减弱,还会波及到学生对其他学科作业的兴趣。
2.3 知识跨度:作业布置还需要承担知识的更新与迁移:既要兼顾刚学到的“新知”,也要有以前学过的“旧知”,两者兼顾,相得益彰。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历程中的刺激性和挑战性,让真正积极的学习情绪贯穿作业始终。
2.4 难易程度:作业布置还要注意考虑学生作业难度:难度太大,很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退缩不前,导致积极性下降,自信心丧失;作业太容易,引不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也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由此在教学历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设计适当的题型,让不足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进展区”,使其对学习者起到激励作用。
3 作业评价体现多元化
目前,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仍然有着相当的市场。这直接导致教学评价方式仍然固守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上,而没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历程、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的范围。在作业评价上,这些特点更加显著,对学生的全面进展是十分不利的,它也是阻碍作业革新的不利因素之一。
新课程下采取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单单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革新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小论文等纳入评价内容。这类实践性作业的评价,立足于鼓励、激发、引导。同时尽量以学生本身角度去看不足,要注意学生本身的智能特点,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变教师评价为多元评价,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另外,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历程中来,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教师在作业评语所利用的语言也能够体现出多元化,教师针对成绩不同的学生及其作业,在不同场合所作的评语可激发学生们的斗志:让优等生充盈自信,更上一层楼;使中等生改正缺点、发扬成绩;更能有效激励后进生,帮助他们克服对语文学习的畏惧心理,树立信心,努力以“后进”变为“先进”。
我相信,每一个站在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应当深深感受到,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庸,它已经成为重建与提升课程作用及人生作用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让新课程下的作业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历程和生活方式;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使学生在作业历程中体验苦恼和辛劳,幸福和快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