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社团高校体育社团对健身活动影响调查分析

更新时间:2024-03-12 点赞:7363 浏览:2395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淄博市4?所高校大学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618jyw.com
生为研究对象,对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以及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大部分学生缺乏健身意识,健身身体状况令人担忧;(2)体育社团开展的项目传统,内容单调,问题较多,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3)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健身意识较强,健身锻炼频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大力发展体育社团,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引导、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积极地参与健身。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健身
身体健康是个体从事任何行业的基础,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定性的运动兴趣和良好的健身习惯,健身现状不佳。体育社团就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会团体,是社会团体的重要类别,也是对体育活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1〕。高校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其具有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实施素质教育等功能〔3〕。开展好高校体育社团,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促进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健身习惯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院校、山东工业职业学院4所淄博市高等院校的在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健身现状的结果与分析

2.

1.1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现状

调查表明(表1):总体来看,仅有1620%的高校学生经常参加健身,3120%的学生偶尔参加健身,4120%的学生很少参加健身,1597%的学生几乎没有参加健身。这说明,高校学生参与健身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够很好地达到体育健身、增强体质的目的。
体育社团大学生和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现状比较来看:体育社团大学生经常参加健身的人数比例高达7639%,偶尔健身的占1389%,很少参加健身的占972%,几乎不参加健身则为0;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经常参加健身的仅有802%,偶尔参见健身的有2972%,而很少参加健身的和几乎没有参加健身的所占比例高达6226%。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健身现状要比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的健身积极性高出很多,这说明: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2.

1.2大学生对健身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的看法

调查表明(表2):体育社团大学生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都认为健身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有9167%的体育社团大学生认为健身非常重要,556%的社团大学生认为健身重要,仅有很少一部分认为健身不重要;非体育社团大学生也是同样认为健身非常重要,认为健身在重要以上的占5201%。
2.

1.3影响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

进行深入调查(表3)得出:无喜爱的运动、缺乏兴趣和缺乏锻炼伙伴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健身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体育社团的发展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运动机能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淄博高校学生都能认识到体育健身对身体的益处,但是很大一部分同学虽然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却不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健身中来,健身现状存在一定问题。

2.2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结果与分析

2.1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

结果显示(表4):山东理工大学有20个以上的体育社团,集中举办体育节并且分散举行各种体育社团活动,每年大约开展体育社团活动在50次以上,有4000多人次参加过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相对比来看,其他几个院校的体育社团发展滞后,体育社团个数,开展活动次数,累计参与人数较少。
调查结果表明(表5):淄博高校学生对所在学校的体育社团开展现状满意程度总体不高,这表示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淄博高校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体育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2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存在的问题

表6的调查结果说明,经费不足、场地有限、管理不完善、缺乏专业指导都是导致淄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专业技术指导、社团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制定完善的场地管理规章制度〔4〕。
调查结果(表7)说明,淄博市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仅有334%的学生认为不能解决。可以主要从领导的重视程度、经费的投入、体育社团的管理等方面来着手来解决社团开展多遇到的问题,切实解决体育社团的问题,大力发展体育社团,使其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

2.3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活动的影响

大学生健身源自本我的个体需要,影响个体积极主动参与健身的因素又来自于各个方面:大学生个体所处高校的体育健身环境、自身的运动爱好与兴趣以及自身的运动技能等。

2.3.1高校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健身环境的影响

健身环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础上产生,并以人类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活动空间领域及与其相关性的事物境况〔5〕。健身环境存在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氛围,它具有促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健身的功能。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6〕,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陶冶情操,充分运用体育知识去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实践平台〔7〕,例如,山东理工大学健美操协会每年举办的全校性的健美操大赛都会受到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直接带动了众多的学生喜爱上了健美操这项运动,积极地参与到健身的行列。 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是高校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基础所在,表8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认为体育社团能够促进体育健身环境的建设。体育社团主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和团活动来传播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带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健身。

2.3.2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兴趣的影响

调查表明(表9):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非常有兴趣的占7639%,对健身感兴趣的占1389%,一般的占833%,对健身没有兴趣的人数为0;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非常感兴趣的占1248%,对健身感兴趣的占2333,一般的占3447%,对健身没兴趣的占2972%。
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和非体育社团大学生相比,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要远远高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对健身的兴趣。即体育社团在培养学生健身兴趣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促进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健身锻炼。

2.3.3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健身习惯的影响

调查表明(表10):(1)体育社团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972%,没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仅占278%;非体育社团大学生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6686%,没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的人数占3314%。(2)体育社团大学生有9028%的人掌握了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技能,仅有972%的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非体育社团大学生没有掌握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人数高达5394%,仅有4606%的人会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技能。
调查表明(表11):高校学生个体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都是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健身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体育社团大学生不论是在喜爱体育运动方面还是在掌握运动技能方面比例都远远高出非体育社团大学生。这说明,体育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促进大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方面有着潜移默化地促进作用,它能够促使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某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增加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高校学生的健身现状存不佳,主要在于学生缺乏健身意识,无喜好的运动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高校体育社团在大学生健身活动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存在的问题较多,社团数量少、开展活动传统、单

一、经费、场地、组织管理和专业指导等都阻碍体育社团良性发展。

3.2建议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健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体育社团的开展力度,加强、完善学校对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管理、组织制度建设;满足更多大学生的需求,使其真正发挥到传播校园体育文化,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健身环境;(2)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活动,让高校学生对某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产生好感,进而去学习、模仿,增多高校学生选择参与体育健身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简单的、枯燥的体育运动。(3)利用体育社团,引导、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积极地参与健身。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体育科研,1996,17(1):1-7
〔2〕马新东,高前进,周越等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27-228,233
〔3〕吴敏,王东升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82-86
〔4〕常颖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研究——以温州市高校体育社团为个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91-93
〔5〕田里,王玉芬论健身环境〔J〕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报《体育科学》1996,16(6):47
〔6〕王小娟论大学校园体育社团的地位与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30-31
〔7〕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39-41
(责任编辑:李宏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