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取《氧气制取》说课设计怎样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24015 浏览:1085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不仅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在教学的知识体系中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们九年级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和操作。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规范操作及步骤。

4、教学用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工业法和实验室法制取O2;
第二课时: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分解反应。

二、教学和教法

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教要耦合于学。为了落实课程目标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提问:同学们,知道纯净的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吗?在实验室我们又是怎样制取O2的呢?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入第二环节。

2、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接下来,我问学生:用那些物质可以制取出氧气?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高锰酸钾,让学生猜一猜,此时学生会做出不同的猜想,教师不必否定或者肯定。先让学生同桌讨论⑴这些物质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618jyw.com
有什么共同之处?⑵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物质来制取氧气。⑶是否所有含氧元素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⑷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氧气量不同时,应该怎样来制取呢?通过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激起学生想获取结论的。在此基础上,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教给学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教师亲自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仪器的选择与连接;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4、什么时间收集氧气比较合适;5、为什么用排水集气法;6、如何进行实验操作。这时,趁热打铁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完成下列实验:①、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④加热二氧化锰。并填写实验报告。此环节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观察得比较仔细。分组实验结束后,各小组交流讨论本组实验情况,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学生就会发现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氯酸钾的分解没有二氧化锰和有二氧化锰的区别,为后面催化剂的引入和学习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得出了一些结论:氯酸钾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不能制取氧气,但它在反应中起到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过氧化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此时,学生已基本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为了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我出示实验装置图,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以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进行交流讨论,并在全班交流。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至此,已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后面介绍了催化剂以及在化工生产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我特别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板书设计

(附:板书设计)

1、工业法制取氧气(物理变化)

2、实验室法制取氧气(化学变化)

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操作要点:查 装 定 点 收 移 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五、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我在设计本课时,注意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化和学习体验化”。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课后我将继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学生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便今后改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