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见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3-22 点赞:21113 浏览:9479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现代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

一、创设情境,创造学生口头作文空间

口头作文是指运用语言技能,进行恰当灵活的交际。学生口头作文空间,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之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在组织作文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和设计作文教学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结合情境练习说话,设法使学生爱说、会说、说好。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直观教具、借助动作、表情等方式,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为学生创造口头作文表达的场景。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职称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平时的观察与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以便建立口头作文的材料仓库,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叙述,锻炼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写作时“有米下锅,有菜入口”,写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也才会“笔下见时代,墨中见风景”。

二、转变观念,寓快乐于作文教学之中

作文启发式教学,只有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有说不完的话,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所以,作文教学应着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不同,他们有其特定的活动场所、特定的喜好、特定的可以观察的事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能一味套用教材,有的学生讨厌作文课,就是由于有的作文题目陈旧、空洞、远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无米下锅”。所以,教师每次确定作文题目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选一些新奇、范围宽、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让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小品表演、人物对话,讲故事、笔画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把写作兴趣与学习意识巧妙结合起来。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和快乐兴趣因素,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逐步进入快乐作文的情境。

三、因材施教,抓作文教学的隐性因素

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当“导演”或“指挥”,让学生扮演作文的主要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潜能。
作文教学不但要抓显性因素,更要抓隐性因素,特别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校园内的旗杆、板报、花池等设施,校风、学风、教风,校园内美化的情况,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其次,教师要结合农村的特色,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好校内外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定期把学生领进大自然,参观家乡的人文景观,利用大自然这本综合教材,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增强学生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就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农村有自己的特色教育资源,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勇于探索和创造,为小学生开发作文教学的隐性课程。

四、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

积累习作素材有一个常用的方式,那就是阅读。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深有感触,班级中习作水平高的学生大多是喜欢读书的孩子,所以我们应该多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自主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记住要点、记住亲身感受,将好词佳句记录在笔记本上,还要鼓励背诵经典的好文章。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当成是学生写作的典范。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中每一个单元训练的重点,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提高习作水平。
事实证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点点滴滴记下来,一方面是练笔,另一方面写作时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在生活中摘取,实践中体验,阅读中积淀,练笔过程中储备,习作内容自然就丰富多彩了。

五、重视修改,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质量

重写轻改,是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学生的作文写好后,修改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当代文学巨匠鲁迅曾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改,互改,小组改,带回家请家长润色等,使学生在批改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纠正自己文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让学生修改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思考、改写、提高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修改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修改的热情,使他们获得了成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了激发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总之,为适应素质教育,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必然会培养出更多农村新一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