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应然选择

更新时间:2024-01-26 点赞:5105 浏览:1198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笔者拟从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语文教学应如何有效地践行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

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一)语文课堂“生活化”

我们主张语文课堂“生活化”,是指语文课堂讲读要面对中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
例如我在上完《山中避雨》之后,总觉得学生对“乐以教和”体会不够,苦于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方法补救。有一晚,正上晚自习,全班学生正认认真真地看书,突然停电了,教室里一片牢骚声:“又停电了!”这时我示意学生安静,并说:“现在没发电,我教大家唱一首歌好不好?”同学们都大声叫好,于是我就教唱了那首最近改编的歌曲:“我们都有一个家……兄弟姐妹一千多,景色也不错……”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大唱起来。师生唱得兴致正高,电灯又亮了,这时我说:“晚自修需要安静,就唱到这儿。”可是学生满脸不快,怨声载道:“唉!干嘛这么快就有电了嘛!”这时我灵机一动,忙问学生:“刚才你们蛮讨厌停电,现在为何又怨有电了?”学生说:“因为这歌实在太好听了!唱歌太有意思了!”我忙引导:“刚才我们这情景与我们所学的哪篇课文的情景很像呢……你们讨厌停电到抱怨有电,是因为什么?这说明什么?”这时得出“乐以教和”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我认为这个案例妙就妙在我抓住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从而震撼了他们的心灵。

(二)语文作业“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因此,布置作业(特别是作文)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我充分利用农村这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布置学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家乡的环境情况、天气变化等,再写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如刚入中学时的新奇、想家,一段时间后的学习紧张体验,考后的高兴或失落……当然还要记下生活中的“大”事,如这学期我班来过一位实习老师,我适时布置写《我班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来了新老师》《忆新老师》,还鼓励给新老师写留言、写信、打电话等,学生是那么乐意,但这哪一样不是在学语文呢?正如陶先生所言:“学校教育的范围小,不能尽‘生活教育的能事’。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主张‘社会即学校’,整个的社会范围,即是整个的教育范围。那么,教育的对象丰富,教育的意义也就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学生生活‘语文化’”,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语文”的观念,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一)日常生活“语文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佛兰克林放了风筝,才知道电可以由一根线从天空引到地下。瓦特烧水,看见蒸汽推动壶盖,便知道蒸汽也能推动机器……”陶先生的这些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这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要让学生不但认真阅读课文,而且更应习惯于课外博览,并把这种“阅读”化为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不但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且更应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不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打分,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另外,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听广播到看电视,从写留言条到申请书,从同学争辩到家庭讨论,从糖酒广告到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

(二)班级生活“语文化”

班委选举时,我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每堂课我安排一位学生进行“一分钟讲演”,评论班级生活;班干部在黑板上写个通知,让全班同学看看有无错字、病句;要开运动会了,入场式中的班级介绍语我向全班征集……“班级生活‘语文化’”可谓一箭双雕:学生既是在语文实践,又是在班级建设;教师既是在语文训练,又是在班级教育——而这一切又是结合得如此巧妙而不露痕迹。这学期,我校的一班主任在班内记“班级日记”,它不是记下谁违纪、犯错,而是把它作为沟通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心灵的桥梁,那里有的是鼓励、劝慰、建议,而没有直露的批评、惩罚。每天学生可随时写、任意写,他们写出那充满人情味、委婉耐听的肺腑之言,难道不是语文实践么?

(三)社会生活“语文化”

“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生活的工具、人生的武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所感的街头交通、农贸市场、村镇环保、治安状况、新建大厦,甚至个体摊点……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社会生活‘语文化’”并不只是指学生的街头活动,也包括学生虽然身处校园却始终保持着热爱生活、关心改革、思考社会的好习惯。我很注重引导学生“身居斗室、胸怀天下”。非典肆虐,小汤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奋不顾身、彻夜奋战,李淑萍同学写下《白衣天使,我向你们致敬》;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金笑笑同学写下《杨利伟,你真棒》,吕梦蕾同学写下《祖国,我为你欢呼》,四川汶川大地震,刘倩雯同学写下《情系灾区》……虽然文章幼稚,但其主人翁精神、公民意识已充分体现。
践行行知思想,还原语文本色。以“爱满天下”的热情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去努力探索,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花越开越鲜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