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分组小学语文教育之分组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9 点赞:21329 浏览:959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组队学习,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共享与挖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本文通过介绍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内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形式、策略,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故学习小组也应该灵活组合。
(1)异质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这种组合一般用在学习目标较难达成,而且对全体学生都有学习要求的时候。
(2)同质组: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的相似性,由4-5人组成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学习小组。这样就有利于优生得到更多更广的思维碰撞,更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而差生在同质组内也会树立起充分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以赢得组内其他成员的尊重和敬佩,这是在异质组内不容易体验到的。
(3)异同混合组:把4-6个异质组中能力弱的同学的座位相对集中,当他们与优等生的能力差距不大时,便可直接参加异质组活动。当发现他们在与别人合作出现困难时,这几个同学便组成一个临时小组,教师深入到这些同质组中,通过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分组,既能保持异质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优势,又便于教师把握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降低学习要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这充分保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态。
(4)自由组合组: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还常常会发现,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不同,再加上学生的稳定性较差,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会产生倦怠之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有时应灵活改变合作小组的形式。如对某一问题有兴趣的、观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一组等等。
以上列举的4种小组组合形式,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既有利又有弊。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灵活选择,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建立合作常规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训练。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时,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在组内设立几个岗位。如:
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织好纪律。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等。
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
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当然视组员人数,还可灵活设岗,每人一岗,定时轮换。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这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是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达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的效果。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教师首先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一起来呈现问题。“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二)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所呈现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师生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合作中,对能梳理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重点讨论,达成共识;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由记录员整理好,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教师要充分相信孩子,参与到小组之中进行指导,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三)组间交流,教师调控。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派代表与全班同学作交流,组间再质疑。教师要善于调控,对一些普遍问题可适当提供变式(或材料、或观点)帮助学生解疑。
(四)引进竞争、巩固合作。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或解决的方法,或学习效果在组间进行交流时,可通过组间竞赛展开,以达到巩固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合作意识,调动了学生寻求最佳合作方法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研讨是中心环节,因此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最关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按部就班,要根据实际需要将模式灵活变通和优化组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组内、各组间展开讨论、交流,使人人都能贡献思维成果。积极的评价能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评价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摘自:毕业论文 格式www.618jyw.com
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责任编辑冯 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